第16章 一纸白卷,废物王爷临场作诗

    第16章 一纸白卷,废物王爷临场作诗 (第2/3页)

试,为明经、策问,其中以明经为例,尔等只需熟背古之经典即可,实在乏味,所以,今年我稍微改动了考试的内容。”

    改了内容?

    待商行舟说完之后,顿时引起了不少的轰动,科举的内容是明经,学生们只需要背诵明经涉猎的书籍即可,却如今,改了考试内容,让不少人有些措手不及。

    李世民作壁上观,听到考试内容变了,不由环顾周身大臣,想要从他们身上得知答案,以魏征、房玄龄等人皆是不知,万般不解,只得静观其中。

    就在众学生迷茫之时,商行舟又说道:“今年大考主要有两项,第一项:作诗,诗词的主题由我来定,在一炷香内完成一首诗,不能写先人写过诗词,最终结果由我评定;第二项,策问,规矩同上。”

    “好,考试开始!”

    往年考试内容是明经,明经之要贵在一个‘背’字,只需要将四书五经等书籍背过即可,然则,长此以往,学生们只知道死记硬背,却少了活学活用。

    今年一改往常,便是商行舟看到了其中不足,故才如此。

    而后,商行舟在桌案上潇洒飘逸的写下诗的主题。

    水!

    于炎夏五千年历史,多少文人骚客写下了关于水的诗词歌赋,诸如: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沧浪之水可以濯吾足等等。

    而‘水’更是体现一个文人对词句的掌握程度,在规定的时间内凝练语言,快速成诗对考生们也是个不小的考验,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七步成诗,也不是所有人张口既来的李太白。

    “点香。”

    书童将香点燃,但见一缕青烟冉冉升起,而考试便是正式开始,在短短一炷香的时间内作诗一首,对于考生们难度不大。

    可想要做出一首绝佳且有惊艳的好诗,难度可绝对不小。

    不过盏茶时间,便是有人提笔伏案,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考试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几乎所有人都在认真的答题。

    却唯独一个人坐而不答,他便是李运。

    李运坐在桌前,双目凝神,手托着下巴,左右微微摆动,毫无考试的紧张感,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走神了呢。

    看他现在的模样,根本就没有考试的意思。

    商行舟不由的多看了他两眼,毕竟是被房玄龄看中的人,他到底想知道李运是否真有大才。

    可观他吊儿郎当的态度,根本就是自暴自弃,不禁让商行舟大失所望,心中暗自说道:“孺子不可教也,此人已是无可救药。”

    不知不觉中,时间过半,有人开始焦躁,抓耳挠腮,想要写出能入商行舟法眼的诗,除非曹子建之才华。

    而此时,场外之人皆是注意到李运,其他人皆在奋笔疾书,却唯独他一个人提笔不答,不免引来非议。

    “大家快看李运,他是不是睡着了?”

    方才还在摇头晃脑,现在直接是趴在桌子上动也不动,以为是睡着了,一时间引来哄堂大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