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初出茅庐 第017章 再战高阳

    第1卷 初出茅庐 第017章 再战高阳 (第2/3页)

子的难度,良久,他决定还是让手下人骑马攻击高阳北门。毕竟高阳的城墙并不高,如果有战马的抵消,清军的骑射威力会增加很多。

    随着越来越多的清军骑兵进入水泥墩子阵,城墙上的守军包括杨鸿章在内都开始紧张起来。毕竟之前的三次与清军正面交锋,一次利用树林的掩护打伏击,一次利用人数上的优势半夜偷袭。在高阳北门的那一场战斗则是利用清军对自己的不熟悉以及燧发枪与掌心雷的巨大威力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如今水泥墩子的存在虽然打断了清军骑兵如滚滚洪流一样冲击城门,但毕竟对方人数众多,而且个个精于骑射。

    三百步,两百步,一百五十步,随着清军慢慢地进入那些用于标记距离的书泥墩子。高阳城墙上200名火枪手双手紧紧地抓住手中的枪,等待发射的命令。

    “开火!”杨鸿章选在清军骑兵伸手准备的时候下令开火,这个时候的面积最大,防御最松懈!

    砰砰砰,200燧发枪齐射,然后是第二轮!砰砰砰!由于水泥墩子的阻碍,能够站在第一排面对明军火枪的清兵并没有以往那么多。但同样的他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两三支火枪手的射击,两轮射击下来。能够站在第一排的除了战马已经没几个人了。

    见状鳌拜大惊。虽然第一波攻击是明军抢先,但这样高的命中率确实让习惯了辽东那些十发中一的烧火棍的清兵完全没有反应过来。当然让鳌拜更加吃惊的是明军火枪的射程。清军骑兵几乎是刚进入弓箭的射程,对方就开火。也就说说火枪的射程远于弓箭。而且两轮都是齐射,显然是同一拨人进行两次射击。也就说城墙上明军守军可能数量不多,但绝对是经过严格训练的。

    鳌拜虽然勇猛,但却不是莽夫。他知道想要压制对方的办法就是人数比对方多,速度比对方快。鳌拜对自己手下的人弓箭水平很自信。但是因为墩子的存在,战马无法跑起来来回骑射,那么要想人数上压制对方就只能选择步战。尽管这样会牺牲一点射程,更加危险。

    不过很快鳌拜就惊喜的发现讨厌的墩子在他们下马步战之后居然成为了他们的帮手,可以很好的将自己掩藏墩子后面却不影响弯弓射箭。与鳌拜同行的清兵很快也发现了这些讨厌墩子的作用。于是一个个弓着腰在墩子之间穿梭逐渐地靠近高阳城墙。

    有了教训之后鳌拜和他的手下人并不急于集中,而是几个人进入射程之后就弯弓射箭,然后利用墩子躲避。几次试探之后发现城墙上的明军居然没有还击。于是更多的人逐渐靠近,五十人,一百人,一百五十人。两百人逐渐进入了墩子阵。不过大部分胸口以下都藏在墩子后面这让城墙上原本还洋洋得意的王乐年直接傻了眼。他有点哀怨地看着杨鸿章,那意思这下可好,挡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