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初出茅庐 第024章 论官定级

    第1卷 初出茅庐 第024章 论官定级 (第2/3页)

有这些时日建奴在直隶和山东劫掠的财货,绝不能再次落入建奴手中。为今之计,先是要明确河间府的防务指挥问题。高阳的将相不和就是前车之鉴。别忘了杨鸿章还只是一个从五品的武将都奈何不了手无缚鸡之力的七品知县。河间知府向思问可是正四品文官。俗话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当前危机形势下朝廷必须指定一人全权负责河间军政!”

    闻言朱由检频频点头,孙承宗不被胜利冲昏头脑,不被党争迷惑双眼,这才是老成持重之策!杨嗣昌没想到为了杨鸿章孙承宗也是豁出去了这分明是说担心正四品的文官向思问干预杨鸿章的指挥权,按照这个思路那岂不是要给杨鸿章一个总兵?这可不是杨嗣昌愿意看到的,本来孙承宗的威望就颇高,如果在外面又有一个总兵级别的傲援那地位就更加牢不可破。

    杨嗣昌于是连忙又抢话道:“皇上,论功行赏的事情可以等杨鸿章、向思问等人进京之后再说。孙阁老说的没错,眼下的当务之急是河间的防务。臣以为可以拔擢杨鸿章为北直隶兵备道、河间守备,在当地募兵继续对抗、牵制建奴,待时机成熟再行反击。”

    朱由检很是失望,本来在他心里杨嗣昌也算得上老成持重,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比起薛国观等人懂军事。如今大敌当前,他却只是一再想着党争,为了排挤孙承宗可谓手段无所不用。再看看其他重臣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好像突然之间就入定了一样。

    朱由检很失望,尽管他已经习惯了大臣们这种变化,最后朱由检将目光落吏部侍郎范福翠,范福翠察觉到皇上求援的目光稍微犹豫了一下出班奏道:“皇上,不说杨鸿章擒获豪格、岳托之功劳,单是当初组织民壮击退倭寇,在直隶三战三捷,其能力已经足以胜任一方大将了,如今战事糜烂,正是朝廷用人之际,杨相的提议未免小气了些,杨鸿章也没有太多的发挥空间。故此臣建义授杨鸿章赞治尹,升明威将军,至于职司可根据战事需要授副将或者参将。”

    闻言孙承宗微微皱眉,杨嗣昌则一脸愤怒地大喊:“胡闹,那杨鸿章不过一介武夫,年方二十。况且文武殊途,范大人如此文武不分岂不是让朝廷法度紊乱么?如此下去又何以服众,那杨鸿章又如何在河间知府等人之间周旋?”

    “杨相过虑了,我朝以文御武没错,也正是因为这一点那王乐年才能心安理得的赶走功臣。但是杨相别忘记了现在可是战时,非常时期用非常办法未尝不可。再说那杨鸿章,下官可是听说他在出海之前就曾经中过秀才,也算是读书人。再说到了高阳之后的所作所为比起一地知府甚至满朝公卿大夫在文治武功方面有几人能胜过他杨鸿章的。若不是年纪尚轻,下官就要建议朝廷授予他总兵了。而且将来如果战事升级,或者形势需要的话,臣是主张授予这样的能臣干将以实权的,总兵也是可以接受的。”

    看到自己的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