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章 听蝉

    二十章 听蝉 (第3/3页)

和元年(326年),距今已有1670多年了。”

    “灵隐寺的创建,颇具传奇色彩。印度僧人慧理从中原云游入浙,登临灵隐山时,见山中一峰似曾相识,说:‘此乃天竺灵鹫山一小峰,不知何代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遂在飞来峰下卓锡建寺,连建五刹:灵鹫、灵隐、灵山、灵峰、灵顺。除灵隐之外,其他四寺或废或更,均已不存在了。”

    “唐朝茶圣陆羽的《灵隐寺记》载:‘晋宋已降,贤能迭居,碑残简文之辞,榜蠹稚川之字。榭亭岿然,袁松多寿,绣角画拱,霞晕于九霄;藻井丹楹,华垂于四照。修廊重复,潜奔潜玉之泉;飞阁岩晓,下映垂珠之树。风铎触钧天之乐,花鬘搜陆海之珍。碧树花枝,舂荣冬茂;翠岚清籁,朝融夕凝。’此外,他还写过《二寺记》:‘南天竺,北灵隐,有百尺弥勒阁、莲峰堂、白云庵、千佛殿、巢云亭、廷宾水阁、望海阁。’”

    “唐人司空曙也有诗《灵隐寺》:

    春山古寺绕烟波,石磴盘空乌道过。

    百尺金身开翠壁,万龛灯焰隔烟萝。

    云生客到侵衣湿,花落僧前覆地多。

    不与方袍同结足,下归尘世定如何。

    诗中的‘百尺金身’与‘万龛灯焰’,足以说明当时灵隐寺寺容之伟,规模之大。文人雅士纷至沓来,与僧侣结成方外之交。身处尘世久了,身心疲惫不堪,偶尔到寺院走一走,便会像白居易说的那样‘我来恍入金天界,三伏蒸炎半点无’,宋戴复古也有‘生无适俗韵,老欲结僧缘’之句。”

    “苏轼任杭州知事时,政暇之际,常到灵隐寺休闲赋诗,不但将白居易所书“冷泉“两字之后补上一个‘亭’字,还写了许多有关灵隐寺的诗句,其中《留题灵隐寺方丈》一诗,描绘了当时灵隐寺晨钟暮鼓、香火鼎盛的寺庙盛况:

    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

    乔木百丈苍髯须,扰扰下笔柳与蒲。

    高堂会食罗千夫,撞钟击鼓喧朝晡。

    凝香方丈眠氍毹,绝胜絮被缝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