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大宋发明家

    第17章:大宋发明家 (第3/3页)

    汤隆在一百单八将中排第八十八位地孤星。出身铁匠,上山后任“内务处十六监造之九兼兵器营指挥知打造军器铁甲事”,专门负责大军兵器和铠甲的打造。

    宋安找他要了几个震天雷的外壳。

    谢过汤隆,宋安又从凌振那要了五斤硫磺、五斤木炭、五十斤硝石。

    凌振绰号“轰天雷”,忠义堂坐第五十二把交椅,是为地辅星。他本是大宋降将,善于制造火器,上山后任“内务处十六监造之十兼造炮营指挥知锻铸大小号炮事”。

    照本宣科,宋安开始了提纯工作。

    硝石可以使用结晶法提纯,而硫磺则可使用升华法提纯。放在21世纪这两种方法再也简单不过,但古人却不怎么精通,因此他们做出来的硝石和硫磺里充满了杂质。就连最基本一日三餐吃的盐,里面也是充满了诸多有害物质。

    先搞硝石。

    弄个几个大水桶,倒入硝石,倒入刚好可以将硝石完全溶解的水,溶解,随后用单层棉布将溶液过滤到另一个盆中去除杂质;待温度降下后自然冷却结晶。

    如此多次溶解、过滤、冷却结晶,再溶解……只是用来过滤的棉布换成了双层、三层、四层……

    反反复复如此捯饬了十遍,一整天的工夫,宋安终于从五十斤硝石中提纯出了九斤八两的。

    好在有花逢春、徐晟、呼延钰、宋平四个老铁的帮助,不然就凭自己,没个一星期都搞不定。

    这四人都是梁山好汉的后代,年纪都和宋安相仿。花逢春是花荣的儿子,徐晟是金枪手徐宁之子,呼延钰是双鞭呼延灼的儿子,宋平是老爹的弟弟铁扇子宋清之子、宋安的堂弟。

    硫磺的升华法需要收集气体的工具,大宋朝哪有这些,只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照旧是画好了图纸,找金钱豹子汤隆。

    把两口铁锅口对口紧密地扣在一起,其中上面的那口在屁股上钻个窟窿眼儿,用一根铁管子连着到一个倒扣的铁桶里,铁桶口用几层棉布裹着。

    提纯硫磺需要将生硫磺加热到两百摄氏度使其融化,四百度才能沸腾冒烟,若是架起地锅烧肯定温度达不到,还得借用汤隆的铁匠炉子。

    硫磺煮沸时便会冒出黄烟了,顺着铁管流入铁桶,再从下端的棉布网的层层过滤下悠悠地冒出来。

    将硫磺煮完后放却一段时间,大部分在铁桶内的烟因棉布阻隔不能流出,会在桶壁凝结,刮下来再次煮沸,收集后再次煮沸……

    如此反反复复五遍,也是用了一整天的工夫,从五斤硫磺中提纯出了二两四钱。

    木炭中虽然有水分、铁以及铜等杂质存在,提纯起来却相对省事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