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长安(4)

    第四章 长安(4) (第2/3页)

小人姜歌,见过大都督。”说完马上低头一动不动,似乎地砖上发生了有趣的事情一般。

    “哈哈哈,是个有趣的顽童,说也说了,看也看了,善一兄再思量思量,我也会去问问大哥的态度,如果大哥那边执意如此的话,本王也只有听命行事了,到时善一兄可别怪哥哥不帮你。”南阳王看向嘴唇有些发白的姜善一心中冷笑便拱拱手大步走出府外,跨上早已备好的西凉宝马飞驰而去。

    姜善一一路欠身送南阳王出府,瞧着几十匹战马呼啸离去不见踪影后才吩咐看门仆人关闭大门今日谢客。

    步入前厅大门见姜歌还跪在地上摇摇头心中感慨,今日逃过一劫姜歌表现极好,不然自己也下不来台,蹲下身想看看刚才那一巴掌有没有伤了姜哥,虽然用了巧劲,响声极大却不疼人,总归心里过意不去,哪有父亲不心疼儿子的。

    姜善一刚蹲下就看见地砖上湿了一块,还有一条长长的细细的线从姜哥的嘴角流向地面,原本心中的那份柔软瞬间爆炸,很自然的顺手就是一巴掌拍向姜哥的额头,黑着脸站起身说道:“去洗洗,换身衣服,哪里像个儒家子弟,斯文扫地。”说完姜善一对门外吩咐道:“啊福,请族老前往祠堂议事厅,召集城中所有善字辈管事祠堂听命。”

    姜哥两只小手撑了一下地面,站了起来,揉了揉有些麻木的膝盖和小腿,看着坐在太师椅上正在喝茶的姜善一问道:“父亲,将有大事发生?”

    姜善一看了看这个早慧的儿子一眼没有多说,依旧保持往日严肃的样子,刚刚和南阳王时而春风满面时而谨小慎微的样子早已没了任何痕迹。

    姜哥见姜善一的样子知道得不到答案,便欠身告退一蹦一跳的跑向后宅,心想:“不告诉我也能知道。”

    姜哥得意的嘿嘿一笑,回到卧室在仆人的帮助下赶紧洗了脸换上干净衣服,等会族中长辈都会来议事,姜哥尚小进不去祠堂,但是议事厅有一个猫洞被书柜挡住了,只要趴在猫洞口厅内的对话都能听清楚,姜歌可不止去偷听过一次两次了,族内凡事大事要事必定会在祠堂议事厅商议并作出决策,心思通明的姜歌便是在一次次偷听秘密议事时才知道了家族秘密及天下大事,姜家数百个商号传递的消息几乎可以与朝廷八百里加急同时到达洛阳,甚至有过之。这才是姜家立于乱石数百年不倒的根基所在,这也是无论谁当政都会礼敬姜家三分的原因。

    在乱世一条消息的及时传达可救数百万人,太平盛世这张网也可以敛财无数。细思极恐,每当思考于此年幼的姜歌便对太祖佩服的无以复加,因为这件事是太祖八岁时建言并慢慢实施的,穷其一生才堪堪搭建出一个雏形,是历代家主终身勤勉才得以缝缝补补把这张巨大的网织出现在的模样,无论朝代更迭,王朝陨落或是新帝降临,这张网无论在太平盛世还是乱世都隐藏的极其隐秘。历代与姜家交换利益的君王或是势力其实知道的也紧紧只是一半实力而已。更深的,姜家从未示于人过,这是姜家赖以世代生存的辛秘,姜家到底有多深厚的底蕴,除了当代家主,就算是辈分极高的族老也不一定知晓。

    这些都是姜善一教导姜歌时耳提面命的内幕,没有任何文字记载,历代均是口口相传。

    祠堂议事厅的那个猫洞就是其中的一个很小的秘密,姜氏主家数百年来均是一脉单传,且每代子孙都极其聪慧,早慧者虽少却也各几代就会出现一名,而出现早慧子孙的那一代历史上皆有辅国之才,从龙之姿,更有化龙腾云的先例。

    例如西周太祖姜子牙位列丞相,辅佐武王文王灭商,后以功封齐国,乃齐国开国君王。之后的齐恒公姜小白也是灼灼其华闪耀于世,后三国时期的姜维更是在将星快速陨落的时代独立于世堪堪拖延了司马家族开国十年之久。

    只有早慧者才会被家主引导发现猫洞的存在,只有发现了猫洞才会有机会从幼时接触到家族机密,更早的潜移默化,会让早慧者提前熟知当代大势及时代发展走向,也才有机会踏上时代的最高舞台大放异彩。

    在家仆的照顾下姜歌梳洗完毕,换上了新的青色锦袍,虽然才五岁多,锦袍的用料做工一等一的好,贴身舒适不臃肿,青色打底银丝封边,虽不华丽却贵气十足。

    趴在卧室的软塌上,伸手就可以够到小方几上的糕点果盘,姜歌看了眼窗外的天色,百无聊赖的啃着一个雪白大梨,汁水四溅,站旁边的女仆不时的去擦拭干净,虽然少爷不喜欢,但是老爷吩咐的规矩在姜家从来都不时儿戏,谁叫老爷是家主呢,喜不喜欢是少爷的事,做不做可是自己的职责所在,容不得马虎。

    吃了大半个梨感觉有些撑,姜歌从软踏上跳下来,结果女仆递过来的丝质手帕狠狠的擦了擦手指间的梨水。似乎等的有些不耐烦,时间过的也忒慢了。双手搓了搓便朝后花园走去,隔壁家喜欢骑墙的那个圆脸瓷娃娃会不会也在啃雪梨。为嘛她看见自己总是会呆呆的傻笑呢,笑起来真好看,还有那两个小酒窝,真想用食指去戳一戳,快要吃晚饭了,她应该不会在吧,还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呢,待会见到她一定要问问。姜歌边走边自言自语的说些关于骑墙小姑娘的话,声音很小只有姜歌自己能听见。好像只要想起那两个酒窝就很满足很开心,于是通往后院连廊的仆人们都会看见甩着手两步一跳的少爷摇头晃脑的朝后花园走去。

    姜府的后花园占地极大,虽比不上王侯将相的花园阔绰,但在普通世家里也算一处独特的风景名胜了,原因就在于那占地三分二的荷花池,荷花池中十来座大小不一的江南奇石太湖石,听管家福伯说,在江南看谁家有没有钱,不是看庭院占地大小,而是水中太湖石够不够多,造型够不够奇特,体型够不够大。江南尚文,文人骚客对太湖石情有独钟以水中太湖石为尊。能把江南的太湖石完完整整运到北方的,不出一掌之数。有了这些奇石在花园里,加上那巨大的荷花池,以及每年都会有七种颜色的荷花同时开放也是姜府的一道奇观,每逢初夏,达官贵人商贾巨富皆以赏过姜府七色芙蓉而倍感自豪,另外一宗奇景就是池塘里数以千计的江南锦鲤,以及两只活了快五百年的巨型斑鳖,姜府能见过斑鳖的人极少,恰好姜歌就见过,还是随时想看就能看,姜歌一人在池塘边的时候两只斑鳖就会缓缓浮出水面静静的看着姜歌,历代姜氏从未发生过斑鳖齐出的情况,家主们也都只会在年末祈福是会隐约看见一只巨大龟背浮上来水面,停留盏茶功夫就会沉入水底不知去向。而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