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长安(10)

    第十章 长安(10) (第2/3页)

    不多时一桌子好菜,两坛上等高粱酒挤满了两人身前的方桌,赤膊大汉见少年出手阔绰,也不再多心,这长安城的读书人公子哥一抓一大把,今儿让瞎猫碰到死耗子,遇到个爱听故事的主,自己不坑不骗,凭着这些年的走南闯北的见识挣一顿酒肉吃喝,也是理所应当物有所值了。大汉拍开封泥,闻着上等高粱酒散发出来的酒香,大汉砸吧了下嘴,迅速给对面的少年人倒满一碗酒,然后快速的给自己倒满一碗,脸色微红的双手捧碗举向坐在对面的少年说:“酒好,士子豪气,懒汉先干为敬,然后为公子细细说来。”

    赤膊大汉一口喝完碗中酒,略微的感受着好酒入喉的舒畅感,吐了口浊气,不由叫了声好酒。随即又倒满一碗,准备一口喝下的时候,瞧见对面的少年人满脸笑意的看着自己,大汉有些尴尬,放下酒碗连忙赔罪道:“士子见谅,喝惯了便宜烧刀子,遇见好酒就有些忍不住。”

    少年点点头说:“大哥不需拘谨,敞开了喝,酒不喝够故事就不会精彩,大哥豪爽,干个两碗润润喉再给小子细说不迟。”

    汉子也不再有之前的扭捏作态,一口气连干两碗,脸色赤红,赤膊的上身一条条暴起的青筋爬在健硕的肌肉上,汉子抹了一把嘴,也不再学那士子文士端坐,站起身,一脚踏在条凳上,左手持碗,右手拿着酒坛。重重的咳嗽了两声,然后喝了一口酒润桑,随即说道:“说那幽州渔阳郡,羯人肆虐,不知从何年何月开始,幽州各地羯人揭竿而起,屠戮主家,祸害乡里。原本只是氏族奴隶的羯人仿佛瞬间开窍一般,彻底反了。这些在北边活不下去的杂胡生性残暴,不仅仅屠戮主家,还以人为食,喜好年轻女子及小童......”

    汉子声音洪亮,酒后更是嘹亮,虽坐在角落,整个酒肆听的一清二楚,渐渐的那些喧闹声没了,每个人都被汉子的声音吸引了过去。

    少年只是在汉子敬酒之时象征性的抿了一口,随后便安静坐于桌前,听那汉子添油加醋的走访见闻和有板有眼的道听途说。

    少年人正是姜家少主姜歌,姜歌隔壁桌坐着一位略显苍老的福伯,自打十年前少年看完尚书之后便喜欢上了三件事,制作稀奇古怪的小物件,巨大沙盘上的排兵布阵,走街串巷,酒肆茶铺,青楼酒楼没事就会去转悠,三教九流士子贵人都有接触,喜欢听那些士子当众辩论,喜欢听那些名人儒士摇扇清谈,更喜欢贩夫走卒、商贾流民嘴里说出的所见所闻。少年总是只听不语,从不辩驳也从不排斥他们故意的添油加醋。

    天下大事姜歌都是第一时间就能知晓,每日都有密报传到姜歌手中,虽不出长安,却可知天下事。而这些大事姜歌都会在那些酒楼酒肆,茶馆青楼一一得到验证,更能了解到三六九等的人对这些大小事的看法,密报和市井传闻相结合,再总结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判断未来走势就更明了清晰。

    酒肆里赤膊大汉已经彻底喝醉,开始胡言乱语,姜歌也失去了继续听下去的兴趣,便找准了机会钻出人群悄悄的回到姜府。福伯走之前给醉酒大汉的桌子上随意丢了些铜钱,说了句壮士豪气,略作酒资不成敬意。说完福伯就闪身随着少主姜歌往姜府行去。酒肆里大汉桌前堆着不少铜钱,见着散开的人,酒醒了不少。那不知不觉已经走了的少年人气象颇大,这回算是老天开恩,他日再遇见那少年人一定得请回来。

    姜府库房密室,一张硕大的台面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小巧模型,姜歌挽起袖口正在摆弄着一些微型模型,一边是水车磨坊,耕地牛车之类的农作用具,一边是抛石机,诸葛弩,火箭车等军备相关的攻守武器。

    福伯看着眼前已经成长为俊朗少年的少主,心中柔软。十几年的每日陪伴,浑然一身的福伯看待姜歌比亲生儿子还要疼爱,虽然没有子嗣,可这种情感在日积月累中逐渐沉淀,不可磨灭。何况天生聪颖的少年从小就没让人失望操心过,在长安的这些年更是一点点的脱变成了如今这般的才子俊彦。

    姜歌身材强健修长,眉目之间有骨子说不清的英气,长相俊朗,神情沉稳坚毅,知诸子百家学问,佛道也有较深涉及,思绪灵动,且性格温润。处事不浮躁,先谋定而后动,动则如脱兔,迅捷果断。除了一肚子快要溢满出来的各家学问,尤其精通墨家的工造与机关,兵家的战阵攻伐,经国策论,富农强商无一不通。

    而且姜歌一身鬼神莫测的武艺才是最让福伯及姜家家主各位族老惊叹的。一人一剑面对百名家兵都不怯阵,行云流水般轻松斩敌,身形飘逸,持剑后的姜歌如那话本里的剑仙一般,非凡脱俗。

    若是跨上战马手持长枪的姜歌就更加风采夺目了,一身亮银铠甲,一杆亮银长枪,三百人的战兵马队可以被杀的人仰马翻,十近十出不在话下。一杆长枪如影随形,大开大合气势逼人。

    虽未正是上过战场,可长安城外姜家庄园里的精悍家兵在这十年来,从老战兵到子弟兵两代人,无一没有被姜歌揍过,或单练,群攻,战阵,沖阵,偷袭。能用的法子都用过了。

    家兵们当年心疼少主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