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长安(11)

    第十一章 长安(11) (第3/3页)

再挨饿的胡人,徒步千里仍然食不果腹。于是还停留在北方的汉人就被当成了粮食,两脚羊便是胡人对汉人的称呼。整个北方在短短的时间里全部陷落,汉人几乎绝迹。而难逃的汉人没有士族诸侯起步的早,没有足够的交通工具和粮食,加之胡人南追的速度极快。整个南迁的路上尸横遍野,惨不忍睹。最终成功南渡的汉人十不存一。

    长安孤城,独悬于北。

    城内饥荒严重,新朝廷已停止对贫民的救济。

    匈奴人退回平阳后修整不到一月就集结了二十万大军攻向长安,战斗之惨烈不下于历史上任何一场攻城大战。

    以至于城中但凡十岁以上六十岁以下不论男女全数作为预备兵轮番替换守城军,而守城军有意拿这些平民消耗匈奴人的攻势。

    从平民到氏族再到官宦之家,无不是炮灰,一波接一波的倒在了城墙上。

    姜家也不曾例外的全数上了城墙,这也是姜歌第一次亲身接触真正的战场,哪怕和家兵如何演练,如何的运筹帷幄,勇猛无敌。在真正的战场上,特别是攻城战中,毫无间隙的长时间防御是完全可以摧垮一个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尚有一些对战经验的姜歌在双方几十万人的对战中显得格外渺小。原本觉得自己一身武艺,哪知道长久的守城不仅让自己疲惫不堪,疏忽大意之下身边的那些体弱老仆和精瘦暗影卫接二连三的替自己挡着致命的攻击,毫不犹豫的慷慨赴死。在他们看来,弱冠之年的少主能提刀站在城头御敌,且斩杀无数,虽显得稚嫩,可浑身是胆的勇气就足够自己为其挡上一刀一箭。在真正的厮杀中少年成长极快,作为家仆家兵,贴身暗影卫。一生的使命便是在最危急的时候挺身而出,拿命换取少主的安全。而在战场上守护少主,看着少主迅速的适应战场。未来上了战场便多了一份保障。

    在城头已经呆了三天了,体力不支的姜歌靠着城墙,身边还剩下两个暗影卫,一个魁梧一个精瘦。福伯因为年纪大又受了伤第一天就被撤下城墙。所以,姜家几十人到现在已经所剩无几。也许敌人下一次进攻,姜歌这三人都不会活下来。

    姜歌艰难的拿起水壶喝了口水,然后递给左手边如自己一般靠墙而坐的魁梧汉子,看着身上绑着的绷带,姜歌内心难过,随口说道:“父亲告诉过我你们的名字及来历,但是我都没有记住。不是真的记不住,而是不敢记住。我知道也许就在某天深夜,我还在睡梦中,你们十人就会莫名其妙的少几个人。然后又会有新的人填补进来。士族之间的龌龊事总是会意想不到,好在生逢乱世,姜家树敌不多,所以在我身上发生的刺杀几乎没有。但是,我知道,总有一天,你们会为我而死。至少会死在我前面。你们就像我的大哥叔伯一样,陪伴我成长,毫无怨言。直至今日,大家都为了我一一慷慨赴死,每一位,我都铭记在心。生死时刻由不得我痛哭流涕,只有心存不死之志,他日若能回到祖地,为诸位一一刻碑,永世香火不断。各位大哥的子侄后辈只要还活着,我姜家必定奉养一生。”

    姜歌左右两边的汉子听完这番肺腑之言,不需多说,赤子之心日月可鉴,自己职责所在当死于其前。

    一夜无话,次日清晨。

    匈奴人攻城的号角声如约而至。

    姜歌三人闻声而立,昏沉的大脑迅速清醒。

    一波接一波的羽箭遮天射向城墙,随后一座座攻城梯搭上城墙,无数的匈奴人飞速的登上城墙与城墙上的预备兵混战到了一起。

    整个长安满是喊杀声,金属碰撞的声音,掉落城墙摔在地面时的声音。

    姜歌感觉身体越来越沉,反应越来越慢,视线也逐渐模糊。只要看见有人从墙外翻进来便挥刀劈砍上去,根本没有任何招式可言,能杀一人便杀一人。突然感觉极度疲惫,姜歌只是稍微闭了一下眼,一个匈奴人冲向了自己,姜歌极力睁开眼时,看见的不是自己被那长刀砍向自己,而是昨日坐在身边的精瘦汉子挡在自己身前,腹部被长枪洞穿,肩膀上被一把长刀劈砍入骨。姜歌再一眨眼,背部突兀的一阵火辣的疼痛,随后是大腿上被冰冷的金属洞穿的感觉,刺痛锥心,可还是抵不住沉如大山的疲惫,金属长矛从自己的大腿抽出,一股钻心的疼痛瞬间麻痹了神经,姜歌闭上双眼倒地之前,看见一座大山挡在自己身前,鲜血淋漓,满身羽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