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长安(15)

    第十五章 长安(15) (第2/3页)

虽然他爹不太说话,也不管白家与姜家是否有那个承诺,那位中年儒士在见过自己后没有失望,反而有些赞许,这就更让自己开心了。还有那位救自己和福伯出城的老道人,让人觉得安稳。

    屋内鼾声渐起,没有喝酒的姜歌偷偷拧着壶尚未喝完的酒,借着灯笼的微光看着竹楼前的那颗梅花树,还有绑在树上的一个个福袋,寒风吹过,叮铃铃~叮铃铃,清脆悦耳。

    手中的酒的确有些馋,只是想起了白袄少女认真对自己说的那句话,便只能咽了口口水,揭开壶盖深深的嗅了几下,那一对扑闪扑闪的大眼睛,精美的鼻子和嘴,还有两颗梨涡。微微一笑,便倾城,这才是最醇厚的酒,只消看一眼,就会醉。

    新旧交替,来年,愿诸事顺利。

    ----------------

    荆州武陵郡。

    临沅姜府。

    书房里有点驼背的姜善一来回踱着步,两鬓斑白,发髻上银丝闪闪。门口安静的站着三人,三人年纪约莫四十有余,身着深色大袖宽服,腰系暗红博带,对襟及袖口银丝绣有百草纹,左右两边之人对襟上绣有银色药鼎图样,中间之人对襟上绣着奇怪造型的青铜尺,尺边祥云环绕栩栩如生。

    姜善一停下脚步揉了揉额头开口问道:“确定吗?”

    站在左边的精壮汉子抱拳回答道:“家主,事关少主安危,姜武不敢有所疏忽,除了自家渠道传回的消息还有白家的密信,可以确定。”

    站在右侧长相斯文身材清瘦的男子说道:“长安之战双方都有姜家暗子,战后密信也未提及发现少主踪迹,不过留守在少主身边的暗卫及家仆悉数战死城头。”

    姜善一依旧皱着眉说道:“北方皆已沦陷,速度之快让人猝不及防,胡人并起,像是约好了一般。琅琊王在那些士大夫的裹挟下于金陵称晋帝,南渡的氏族与江淮的士子士族相互勾结,帝权旁落,国祚是延续了,真正延续的还是那些人的荣华富贵,如今更加奢靡骄横了。”

    居中站立的高大男子,面相威严,声音沉稳道:“侄儿无恙大哥当可安心,虽不清楚白家是如何救出侄儿的,可以肯定的是,侄儿目前肯定安全。只是大哥该考虑武陵郡之后的走向了,山脉西边如今可是都被羌人占领了,虽有大山阻隔可不得不防,况且东边江淮的那些老爷们是一兵一卒都不会派过来驻守的。荆州诸郡情况都不明了,各怀心思。姜家此次损失惨重,四位族老及众多管事都埋骨中原,族人家仆数千人亡于南逃途中,最终回到祖地的不过二三。幸亏早年间家主让老人妇人年幼者陆续南迁,才得以让族中子弟保存下来。如今整个家族老的老,少的少,青黄不接,江南等地的生意被那些豪门大族挤压的厉害,勉强支撑算是不易了。北方之前诸多隐藏下来的族人们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恐凶多吉少。祖地尚有些底蕴自保尚可,可未来如何,实在堪忧啊,这世道,太难了。”

    “再难也得度过去,死去的族人们不能白白牺牲,一切等歌儿平安归来之后再做决定。”说完姜善一看向姜武说道:“家族数千老幼就靠你保护了,此时不要舍不得些许粮食,南逃的汉人筛选有家室和单身之人收拢数千人作为部曲,乱世重武,现在的守卫力量还是太弱。”

    “是,家主。”姜武朗声应到。

    姜善一随即看向文士气息浓厚的姜文说道:“江南各地的生意不能停,酒楼酒肆,青楼客栈,药铺当铺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下去,西边北边尽快联络上之前隐藏的管事们。”

    “是,家主。”姜文抬手领命。

    “善忠随我一起拜访各郡大族,早年落下的关系现在得好好维护了,唇亡齿寒,大家得早点抱团,对外可御敌自保,对内也要争取到一定的话语权。”姜善一看着站在三人中间的姜善忠继续说道:“以往族中大小事皆有四位族老,如今四位族老驾鹤西去,族中一应事物善一心有余而力不足,善忠需多分担一些才是,待歌儿南归之后我就退居幕后做做杂事好了。”

    “家主正值壮年,万不可心气消磨啊,姜家还需要家主带领度过难关,侄儿到底年幼,还需历练一些时日才行。到时候随姜文姜武熟悉家族事务,过几年太平点了再接手不迟,当下姜家得谨小慎微步步为营才可。”姜善忠担心的说道。

    “善忠提醒的是,等歌儿回来后历练三年再行考验吧。山河破碎,少年人心思激进孟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