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南归(4)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十九章 南归(4) (第1/3页)

    第十七章 南归(4)

    巫县。

    坐落在大山之中的一座县城,规模不大,大约可以容纳数万人。没有坚固的高大城墙,也没有护城河,有的只是象征性的围着一圈两人高的石墙,南北各一座高大木质牌坊作为城门。从山上看去就是一座规模稍大的山寨。

    城内建筑皆为一层的木质瓦房,沿着贯穿南北约五丈宽的石板街道两旁整齐修建。石板街道中心位置有两座三层木质楼房相对而立,一侧是酒楼,一侧是客栈。两栋楼在全是低矮坡顶瓦房成群的城中显得有些突兀。

    清晨的山林大雾弥漫,植被上沾满了层层露水,蜿蜒曲折的山路上有些湿滑,一双已经露出拇指的布鞋在小路上快速行走。清晨的山林安静清爽,偶有几声鸟鸣,清脆悦耳。

    翻过了几座山,终于在一处山崖旁姜歌与福伯看见了山下的那座全是漆黑瓦房的石寨县城,县城上空层层薄雾弥漫,初升的太阳刚刚高过山头,一缕缕金色光芒照射在山间,景色朦胧,似是仙境。

    只是此时县城内应该炊烟四起,鸡犬相鸣才对。太过于安静了,安静的就像一座死城。无论是白家安排的路线还是因为自己的鲁莽而导致了路线更改,可最终的落脚点却都是在这山下的巫县县城内。按计划到达县城之后,再进入城中一座名为巫山雨的酒楼,与接应自己渡江的人汇合,然后沿着山下的峡谷向南而行两百里便可到达江边渡口,登上早已等候在江边的渡船向南渡江。可现在一股不祥的预感充斥在姜歌的心里,城中越是安静越是可疑。姜歌俯瞰着整座县城,丝毫动静都不想放过。

    旁边坐在石头上的福伯眉头紧锁着说道:“少爷,山下不能去。太安静了,没有炊烟还能说的过去,没有人声也能说的过去,可是连一点动静都没有,肯定有问题。接应的人肯定有马匹,有马匹就一定会有动静。”

    “看四周破败不堪,之前肯定经过大战厮杀,只是应该是很久的事情了,若接应我们的人在城中藏匿,没有携带马匹,也说的过去。那栋三层的酒楼上确实挂有一面白字锦旗,可以确定集合点就在那里。只是太安静了。”姜歌一遍细声说着一遍死死盯着山下的城内,心中犹豫。

    “要不咱们等等看,等到中午还是如此的话咱们再做打算。”福伯看着山下的情形担忧的说道。

    “不能等,县城两边的山峰如刀削一般,根本没办法绕过去,想要赶往江边必须沿着城边的那条小河从峡谷里穿行到江边。如果再翻山越岭绕过去的话困难极大,我们并不熟悉这周边山林的地形,除了这条小路之外再无其他。最多在等一个时辰,如果还没有动静的话,我得进城看看,到时候福伯藏在树林里,我一人进城哪怕遇到埋伏我也能逃出来。”姜歌坚定的说道。

    巫县县城处于大山间的峡谷低洼处,两侧山峰笔直陡峭,是去往江边的必经之路,往年行商走脚的人都会在此停留修整,而此前南逃时世家氏族流民极少选择从此处逃离,原因就是山路崎岖,行人尚且艰难,那些装满物资财货的马车根本无法通过,所以只有附近山民才会走这里南渡。流民基本上跟随豪门大族走宜都郡过江,毕竟宜都郡地处丘陵平原交接地带,官道通畅平缓,渡口多且规模大,江水平缓,是南渡的最佳选择。巫县这边就显得比较鸡肋,不仅山岭崎岖,渡口还小,地处险峻的峡谷中,江流湍急异常。要不是比宜都近一半的路程,估计也不会有人选择这边。

    休息半个时辰后姜歌手握行山杖快速下山隐秘的朝着山下县城奔去。姜歌与福伯约定好若无事,姜歌会挥动巫山雨酒楼上的白字锦旗。若有事姜歌会迅速撤离上山与福伯汇合。

    阳光被山顶遮挡大半,山下的县城依旧没有丝毫阳光,福伯这边的山体阳光普照,山下和对面的山林却还保持着阴暗,福伯抬头看向山顶,一缕缕金色的阳光穿透山间,清晰可见,山下还弥漫着薄雾,真的是一半光明,一半黑暗。

    半刻钟过后,福伯看见一个米粒大小的黑影快速的奔向石头砌成的的城墙,姜歌没有选择从牌坊入口进入,而是从侧门的城墙翻越而过。

    一进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