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刺杀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二十八章 刺杀 (第1/3页)

    第二十六章 刺杀

    姜善一实际上回武陵郡并不久,大半个姜家毁于一旦,作为家主,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哪怕当初手段用尽,依旧抵不过胡人的铁蹄肆无忌惮的踏入中原。

    起先所有的谋划重心都在诸王的割据夺权,大多数胡人会依附诸王或豪门大族。哪成想,从一开始就对胡人的反叛之心估计错误。这也才导致了胡人势力迅速崛起代替了汉人割据的事实,同时也没想到中原各封王和豪门大族在胡人的反抗下根本就不堪一击。几十年的奢靡骄横硬生生的毁掉了半个汉人江山。

    而在姜善一领导下的姜家,在中原沉沦的整个过程中,除了前期送回武陵的老幼妇人,整个北方经营了几十年的生意全部土崩瓦解。

    一夜之间,头发就白了一半,才五十的姜善一,应该正直壮年,可现在看去,俨然从那个富态的富家翁变成了平常人家的老头子,油光满面不在,取而代之的是有些消瘦的身材和皱巴巴的脸。

    好歹姜歌能顺利回来,虽然福伯已经把姜歌从长安一直到渡江中间这段时间的大小事说的三四遍,可谓事无巨细丝毫不放过一点细节。关于福伯置疑白家的问题姜善一不置可否,只要姜歌顺顺当当的回来了,与白家的那门生意就不亏,这不是还得有两年的时间嘛,到时候再倒贴半个白家过来,不谈钱财和那个条件,就说自己儿子的生命安全可以得到保障,这两年时间自己就可以让姜家在江南之地占有一席之地,足够自己再编织出一张巨网,姜家和自己的儿子也能过的安安稳稳。

    姜歌回来这些天姜善一一直陪着自己的儿子,族中事物则全部让姜善忠及各分支现在的主管自行运转。除非连姜善忠都无法决策之事自己才会去书房花时间开会商量对策。

    长久与儿子分隔两地对于姜善一来说心中也满是愧疚和不舍,好在姜歌自小早慧,心性又平和,能够理解作为家主的难处,虽无责怪,可这些年的埋怨肯定是不少。

    所以姜善一特别在乎于姜歌这些天共处的时光,见着儿子一身的好武艺,也是极其开心和满足,不求他人就能自保,在这乱世里可是最好的本事。何况,姜歌对福伯的不离不弃的态度,更为欣赏和骄傲,胸中有气象,被人夸赞和认可自己的儿子,对于一个父亲来说,没有任何事物能够与之相比。

    姜歌出游之后,姜善一积累的事物众多,最重要的诸多事情里有一件不能再拖了,得去邵陵郡及零陵郡走一躺,长沙郡的流民势力日渐庞大,现有的荆州诸郡长江边的几个郡有大量兵卒守卫防止北方胡人南渡,所以治安很好。但是长沙郡周边的几个郡悉数落入流民手中,衡阳郡紧邻武陵郡,要不是之前让姜善忠派人送去了粮草财货示好,这会儿估计流民都要大兵压境了,好歹送去的诚意很足,占领衡阳郡的流民帅又是受过姜家恩惠的流民头子,流民头子叫施培应,标准的山东大汉,原是沛县的捕头,生的高头大马孔武有力的样子,护卫县令南渡后扬州人满为患根本没地方收留一家子,便携带者家小到了武陵郡,家小安顿下来后被同乡怂恿到了长沙郡投奔了流民帅杜弢,施培应做了十几年捕头武力又强悍,自然就成了杜弢手下十大流民将之一,后来施培应攻下了衡阳郡,想着妻儿老母在武陵过的好好的也不想破坏了武陵郡现有的平静,这才故意离武陵边境远一些,只接受从武陵境内投奔过来的流民,并不会去骚扰武陵郡境内的老百姓。何况施培应是见过武陵郡族兵的,手底下的乌合之众与之相比可是天壤之别。

    流民占领的三郡郡守县令上下官员要么被流民所杀,要么见势不妙逃去了广州,或者干脆揭竿而起跟着一起叛乱。

    杜弢手下十大流民将,除了原是禁军的石开熊,山贼头目李盾,沛县捕头施培应之外,还有两人是随杜弢最开始一起叛乱的生死兄弟,一人身如猛虎名叫刘奎,一人精瘦如猴名叫侯建,剩下五人中有一人名叫杜瑞是杜弢族弟,其他三人分别是长沙仵作王三,安成郡里正黄七,金陵痞子朱十一。

    根据姜家各方面的信息收集不难搞清楚流民军大致的情况,刘奎与侯建占领了安成郡,黄七当时里应外合杀了郡守直接投降。施培应与王三占据了衡阳郡,杜弢及其他流民将号称二十万流民军镇守长沙。加上安成郡与衡阳郡的流民军已经接近四十万了。

    虽然听上去四十万流民军显得声势浩荡,可是谁也没办这个数字当真,顶多是四十万流民而已,不足为据,大致消息传回金陵之后朝堂上根本没把这股流民当回事,聚集四十万众,别说打仗了,一半的老弱妇孺,饿都能把自己饿死。等朝廷内部商讨完之后,到时候再调集四万兵卒轻而易举的可以屠杀殆尽。

    北方氏族,江南氏族以及皇族各自谈判纠缠利益的分配,如火如荼,皇帝司马睿正闹心,便随意回复道:“小小匪患,任其自生自灭,着荆州广州自行解决”。

    兵部的指令送到武昌刺史府之后直接被喝醉了酒的刺史周顗随意丢在竹简堆里,不闻不问,自顾自的悲叹山河破碎中原沉沦。

    姜善一并未去过刺史府,只是礼仪上送过拜帖和礼物,此时大人不见客,姜善一也是懒得去跟酒鬼斡旋。

    衡阳郡有一大族,虽不如姜氏四族把控武陵那么厉害,但是衡阳一半的地界都在其控制之下,衡阳洪氏历代与矿和铁打交道,洪氏的铁器制作虽比不上宫里的大匠,在民间可是一等一的大师,荆州及广州扬州民间的铁器三分之一都是用的洪氏锻造的器具。

    洪氏没有家兵也不经商不从政,虽然家族庞大人丁兴旺确是一个极度温顺的家族,而洪氏和姜氏又是上百年的关系,洪氏刚到衡阳落脚的时候就与姜家做生意,武陵山脉大量的矿石提供给洪氏,然后姜氏再帮其售卖,洪氏只负责锻造,其他事一概不管。

    洪氏如今的当家人是一个六十多岁每日仍旧在铸造台边挥舞半天锻锤的老人,名叫洪八锤,一身黝黑的肌肉看上去根本不像六十多岁的人。

    流民军占领了衡阳之后并未伤及无辜,反而对洪家极为客气,并且派出了两千劳力帮助洪家打下手做做搬运这些杂事。流民军极度缺乏武器,大多数依旧还是木棍作为武器,连一把铁器都是奢侈。所以在占领了衡阳之后杜弢如获至宝,命令施培应督造武器装备以及训练兵卒,施培应乐得不用到处奔波,便守在衡阳,间接的也成为了武陵郡的一道屏障,所以在矿产上的供应,武陵并没有断掉。双方保持平衡是对武陵在当下最好的局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