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魔窟幻觉

    第一百零三章 魔窟幻觉 (第2/3页)

战报竹简被爆着青筋在不断颤抖着。

    大厅里近百文武大臣无不低着头目不转睛的盯着自己的脚背。大将王龁赤裸着上身,黝黑的身上伤痕累累,拇指粗的麻绳紧紧束缚着身体。披头散发,呆滞的看着眼前的台阶。

    万籁俱静的秦宫大殿在一声铿锵拔剑砍断木桌的尖锐刺耳声中变得更加死寂。

    怒不可恕的秦昭襄王怒目四视咬牙切齿,挥舞着手中漆黑的长剑不停的在空中奋力劈砍。

    充血赤红凸出的眼球死死的盯着武将班列空缺的位置,难以控制的愤怒充斥在发抖的身体里,骨头里。

    大殿门口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突然响彻诡异的大殿,大臣们依旧低头看低一动不动,暴怒的秦昭襄王机械的缓慢转头看向门口。

    “启禀王上,武安君已于西门杜邮龙驹山伏剑自刎。”

    生前有言:“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

    良久,又说:“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

    音落,落针可闻的大殿里,杂乱的宝座上“噗~”的一声,鲜血四溅。秦昭襄王手中黑剑沾满殷红的鲜血,在火光的照射下,剑身散落的鲜血难以察觉的慢慢浸入漆黑剑身,瘫痪在地持续呕吐鲜血的秦昭襄王握着剑柄的手在抖动着。

    大殿里混乱异常,大臣们呼天喊地,宫人们无不惊慌失措,人影绰绰,掉落在地漆黑的剑身伴随着秦昭襄王抖动的手似乎也在欢愉的颤动。

    半个时辰前。

    咸阳西门外的杜邮龙驹山,山不高,好在俊秀翠绿,山腰上有一简陋草庐,草庐旁不远有潺潺小溪顺流而过,经过宽阔的平缓地带从山崖边飞流而下,雨时有千珠万珠落凡尘的飘逸景象,晴时更有斑斓彩虹横跨山涧。

    悬崖边有一块凸出山体丈于观景台,步入其上,山下十里外的咸阳城尽收眼底,风景无二。

    观景台上有一人白衣如雪,身姿挺拔如松。

    白发未束,披肩及腰,随着阵阵清凉的山风自由飞舞。

    双手杵剑在地,怒目金刚视咸阳,脖颈间有极细剑伤如发丝,面容威仪却没了呼吸。

    终生征战,黑甲过境必定城毁人亡,统领百万黑甲所向披靡的当世战神,褪去了一身峥嵘战甲,哪怕尽是白发,身穿素衣,剑眉入鬓双眸寒星的战神白起,依旧淡化不了百战之神的虎贲战意。

    身死却威在,人屠战神静守大秦山河,一身英气化作洪流直上云霄,怦然炸裂,散落人间。

    天边有一颗初生将星,烈日灼灼之下,光芒闪耀。

    横贯千古,春秋事,阅尽寥廓江天。壁垒如城,寨无边,云压十万旗幡。乱石穿空,风雷奔走,遍地是刀关。人嘶马啸,滚滚数点是狼烟。

    平川火云如昼,擂鼓军向前,倒海排山。赵括少谋,只谈兵,孝王听信谗言。血流漂橹,鬼神泣遮颜,谁得生还? 诸侯争霸,难泯千载人怨!

    璀璨将星的亮起,也是一代战神的陨落,非罪而死,却死得其所。

    ......................

    齐国琅琊县。

    深藏峻岭里一个叫做蒙山的小地方,住着百十来户人家。

    青山相依,绿水常伴。

    一群光着腚的孩子将村子里年纪最大的老人围在了村中央枝繁叶茂的古银杏树下。

    老人慈眉善目,发白如雪。

    有些皱吧的双手正在慢条斯理的鼓捣着将打着补丁的小烟袋打开,黄褐色切好的烟丝在老人看来香气扑鼻。

    老人伸出满是老茧的细长手指抓了些烟草丝塞进了一支青色竹鞭制成的烟杆头里。

    烟丝填满烟杆头之后轻轻的用粗壮的拇指压了压,打开火折子伸向烟杆头,烟杆的另外一头放在周围满是白色胡须的嘴里轻轻的嘬了几口。

    一时青烟缭绕,光着腚的小孩们习惯的散开一些,用稚嫩的小手扇了扇空中的烟雾,时不时的还会用手指戳向老人吐出青色烟圈的中间,在空中画着圈,直至烟雾消散。

    神色享受的白胡子老人一口一口的嘬着烟杆,坐在古树下的石阶上,轻轻的吐着烟雾,抬着头看向天空中那颗在白天依旧明亮的星,似乎在回忆着什么,或是缅怀着谁。

    小孩里面有一个扎着冲天辫的可爱顽童见老人又在装深沉,便趁着老人不如意使劲的抓了一把长到胸前的白胡子,用力下扯。

    老人也不吃痛,见着小孩还在嘻嘻哈哈的看着自己,猛嘬了一口烟,一边咳嗽一边将烟杆头轻轻的磕在石头上,灰烬随之散落。

    冲天辫奶声奶气的装着大人的强调说道:“老烟杆,故事还没说完呢,咋地就不讲了?那偷看了妖精洗澡的将军到底有没有变成石头啊。”

    一个比冲天辫小一点不停吸绿色鼻涕的顽童紧随其后的说道:“言哥儿问的对,老烟杆快说啊,别墨迹。”

    “老烟杆,快说快说呀。”一群顽童叽叽喳喳问个不停,说了大半天的故事,却不说结局。

    冲天辫见老烟杆铁那副优哉游哉的样子,觉得无趣,便转过身,背着小手,光着脚丫子嘟噜着嘴自言自语道:“不说就不说,等我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