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孤独的存在

    生命是孤独的存在 (第3/3页)

些制作方不希望因为一部IP电视剧避免让更多的资金流入那些眼高手低,漫天要价家伙的腰包里。他觉得我应该还他一个人情,于是我就勉为其难。

    娱乐圈水比较深,我这个人也比较惜命,比较怕事。当时我社会经历尚浅,完全没有想到解决的办法,我被他们唬住,被他们下套,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我真的找不到地方去死。截止目前为止,我一直没有回到那地方。

    我曾以为我再也不会去写故事,尽管在那些时光里,总有无数张面孔在我的脑海里闪现,有那么多灵感蜂拥而来,我都想将它们写到笔下,可遗憾的是,我却不想再看到她们的名字。

    目前我的文字没什么花哨的词语修饰,也没有过多煽情的话。我比其他人幸福?是的。我经常这样告诉自己。这些话,我从未亲口告诉过我的父母,告诉我的朋友,特别是当我感到寂寞,或必须忍耐某些嘲讽时,我才安慰自己。不管别人怎么说,不管周围的环境怎么样,我都得找到一种让自己开心活下去的理由。

    孤独,这是我与生俱来的生活方式。这也是我引以为傲的生存技能。如果可以,历经轰轰烈烈的人生旅程后,然后以自杀结束,就像那种可以写成回忆录或拍成电影的人生。

    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从心起,因念落”。在时间的长河中,世界会变,我们也会变。其实,我们并不知道改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应该是从18岁那年高考失意后,还是23岁那年求职失败后,或是24岁那年姑父病故顿感无能为力时。总之,改变就是如此悄无声息,却总会在无意间让人恍然大悟。

    这些年,我一直跟表弟保持着联系,我知道,他过得一点儿都不好,比任何人都不好。

    是的,姑父在2016年9月就去世了,死于胃癌晚期。姑父临走的前段时间身体还算硬朗,最让他受打击的是兄弟怂恿外甥打舅舅的打斗事件。

    梅碧玉的爸爸是全市最好的肿瘤科医生,一直在努力做着姑父的手术,因此表弟一直很感恩。

    姑妈说,她家欠了梅家太多恩情,几笔手术费都是能免的尽量免,去年姑父的手术在节骨眼儿上,姑妈希望表弟可以为他爸爸考虑一下。于是,就这样,表弟答应了跟梅碧玉交往。

    姑父住院期间身体一直不见好转,我也没来得及看他,直到他去世以后,我似乎在做一种补偿,一种忏悔。

    表弟深知自己要带着某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带着爸爸的病,带着对梅家的感恩和报答,带着维持和梅家关系的任务,必须接受违背自己的意愿去喜欢梅碧玉。他知道自己没办法,于是来求我。我钻了这个空子,带着这么多年的愧疚和秘密,和梅碧玉相爱了。

    所有我们曾以为看不懂、听不明白的故事,在时光的长河中,最终都会懂的。所有我们觉得难以忘怀、舍弃不下的人或事,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慢慢释怀。

    2017年3月,我带着兴奋和期待,满心欢喜地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从下火车的那一刻,我有点儿害怕了。人潮拥挤,自己拎着大包小包,找不到南北。看着陌生的站名,目不转睛地盯着公交站牌上的线路图,强行记住一站又一站,生怕坐过站。等到了目的地,天已经黑了。那是我看到的属于金城的第一个夜晚。

    坦白地讲,毕业后的我也觉得很辛苦,一个人从北京跑到金城,孤零零的,没有朋友,有的只是一间30平方米的小房间。我的同学目前都在吃喝玩乐,组织旅行,我却要在生活给予你的磨难中妥善安置自己的余生。还要在职场中学习看脸色做事。我的朋友都在父母的安排下做稳定的工作,有的还在埋头苦读准备考公务员,我却要在这座熟悉又陌生的孤独城市里独自打拼。

    苦是苦,孤独归孤独,可是那又有什么办法呢?

    我时刻告诫自己,千万不要停下脚步,否则这个世界就会忘记你。

    我不希望自己只能趴在回忆的缝隙中望着过去,我不希望只记得你们的样子,像雕塑,尘封在记忆的相片中。我不希望只能在久别重逢后提起一切,只能说一句,我希望自己在没有变得麻木之前还能尽力的用文字记录一切,记住每一个在自己的烟尘里留下印迹的人,记住每一种感动过自己的温暖,记住让我成为今天我想要成为的自己。

    曾经,我讨厌自己动不动就会流泪的矫情。现在的我,却越来越能接受自己被打动的瞬间。因为不怕被人看到情感的脆弱,反而能比别人得到更多的感动。

    我刚来金城没多久,同学间偶有机会联络,一帮同学就热热闹闹地齐聚金城。聚会上,还没吃夜宵,就喝得烂醉。有些人,走着走着就不见了,但还有些人,走着走着,又在路口集合了。

    有一种孤独是多年后突然回头看自己来时的路,才发现曾有一段日子自己一直重复着被现实卷进旋涡的孤独。

    生活中,我太在乎成绩,在乎别人的看法,也经常会被某些复杂情绪填满后的忧郁所笼罩,辗转反侧、忐忑不安,不仅仅只是为了成全她人眼中那个更为完美的自己。曾经以为,这样折磨自己,把自己的棱角磨平,才会在人群中看起来更为安静。经历一些常人所不曾经历过的事情之后,才明白,自己并没有得到平静,内心依然翻滚着他人读不懂的茫然与无助。

    到底要经历怎样的磨砺才能和它断绝关系,怎样向外界传达你的本意才能达到某种被定义的标准!

    穿梭在高架桥上,一脸漠然,如同机器,步伐单调,从不抱怨,便觉得伤怀。本以为生活都是自己选择的,本以为姿态都是可以坚持的,遗憾的是,每个人都逃不脱的阴影,便是别人如何看待此时的自己。

    我的家庭成分没有他人优越,所以从少年时代开始,我一直在努力读书,去取得更好的成绩,去获得更好的机会,去赢得更多人的赞美与掌声。我一路折戟沉沙,最终还是死在了头天晚上。

    一个朋友说,我早已忘记了应该如何流泪,或者应该在何时落泪,虽然我的心是柔软的,但我无法放纵自己,让自己放声哭或大声笑。在我看来,放纵自己流泪就是一种罪,不懂你眼泪的人觉得无所谓,懂得你眼泪的人,你怎舍得她陪你一起落泪。

    朋友的坦白让我的焦虑不言而喻,先是失眠,后是营养不良,直到内分泌失调。

    我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黯然失色地坐在沙发上抽烟,喝闷酒,希望自己永远不要太清醒,我想我是真的没有接受失败的勇气。人不敢面对现实的根源归根于没有达到某种被定义的标准。有时候,我加班到很晚,觉得疲惫不堪。公交上更是人流拥挤,我的脑海中又涌现了要辞职的念头,可我一直犹豫不决。改变,会让未来充满很多可能性,可我总是莫名其妙地畏惧那种改变。

    我刚刚来金城那会,就立下重誓,说一定要在金城买房,混出个人样。

    毕业一年,家境一般,想在金城立足买房,总是自以为是地想,自己会在未来二三年内会实现这种美梦。以至于我现在每天都在努力工作、努力赚钱,从不舍得浪费时间和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