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钢拳

    第十六章 钢拳 (第2/3页)

生肌增厚,强化骨质密度、肌腱以及骨膜,并能练出一定厚度的软角质层,且具有超强的击打能力,手掌异常有力。开砖碎石轻而易举。功力非一般练法能与之匹敌!

    初练铁砂掌应由高而低地站马练习,可以很快地收到健身、强腰增力之功效。 要点: 学员不论练习以下的哪一种方法时,手掌都是不用力的(即不紧张、而是放松的),也就是说:让手掌自己掉下去(自由落体)的重力(即重量)击打砂袋。否则,将影响功效。这就是人们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的地方!许多“用力击打砂袋、力尽为止”的说法,是极不利于练习者身心的。 此外,练掌时还必须将全副注意力集中在双掌和卧袋上,不可心猿意马。

    “时间到,请宿主继续学习,在本空间内学习十年,外界只过一个时辰。”

    听到这里。

    “哇,这么厉害呀。”

    钟天正就安心了,他将双拳放入铁砂中,不停地搅动,依旧疼痛难忍,手掌中的肿胀比之前更大了,但双拳翻动铁砂的力气也比之前大一点了,但能翻动的铁砂依旧只有三根手指并拢般大小。

    钟天正咬牙坚持练着,一个时辰过去了,二个时辰过去了,三个时辰过去了,钟天正能翻动的铁砂虽然还是太少,由三根手指并拢大小增加到五根手指并拢般大小。

    “请宿主停下,继续摸药。”

    “啊,我的双拳感觉变好大。”

    钟天正抽出发热的双拳,看了看双手比之前又变大了很多,接着涂抹药水在双掌正反面,由里到外将那红色的药水,均匀地涂抹,浓重的药水味呛得让人流眼泪。

    涂抹完药水后,又是一阵清凉的感觉慢慢地在手掌上面蔓延开来,钟天正将双臂垂下,让药水慢慢渗透到了双拳的皮肤之中,这个过程虽然很痛苦,但是必须忍受和忍耐,千百年多武术界学拳的人,或多或少都经过这个过程,蚕之痛在于破茧,蝶之殇在于化翼,只有忍受住这些痛苦,最终之时才易蜕变,才化茧成蝶。

    “请宿主扎马步。”

    “啊?扎马步?”

    钟天正一度以为自己听错了,但确认后依旧照做了,扎马步钟天正并不陌生,最初学厨当学徒的时候,为了切墩没少在下盘上做功夫,厨师讲究刀功,因此切食材不能拖泥带水,也不能蜻蜓点水毫无气力,必须柔韧有余,刀从肉过斩断分明,不留得半点粘连。

    马步站于凳前,全身正直,两膝屈,肩放松,腰松,胯坐,不可突臀,以得劲自然为准。 为什么要采用马步呢? 历代气功家认为,在养生健体方面,马步是壮肾腰、强筋骨、补元气的最佳步法;在技击上,常练马步的人稳定、平衡机能特好,下盘稳固,不易为人所制,手、腿上发出的攻击力量强大、干脆、快速。可以说,马步桩是养生、技击必修的法门。武术界流传了千百年的行话就是“入门先站三年桩”、“要学打先扎马”;甚至有的功法全是以马步为步法的,如“少林内劲一指禅”等。马步有高、中、低之分,难度依次增大。

    “好久没扎马步了,扎马步还挺好玩的,没有想象钟那么难呀。”钟天正刚开始想着还挺简单的。

    但是扎了一会马步后。

    “感觉双腿好痒呀。”钟天正想停下来挠脚。

    哪知道,刚一动一阵电流通过全身,那滋味让人麻得不能动弹。

    “警告,练功时擅动将会受到电击。”

    “乖乖,真是严格呀,早知道先挠挠再练了。”

    钟天正郁闷只能忍着痒,继续扎马步,初时的痒,到此时已经变得难以忍受,但钟天正不敢乱动也不想乱动了。

    “一切都是为了练钢拳,想想之前受的屈辱,我不会放弃的。”钟天正心中就抱着这样一种信念,忍着、痛着,坚持扎马步,纹丝不动,任凭汗一遍又一遍的留。

    “自动清汗功能启动。”系统将钟天正背后的汗清理干净了,这也是防止钟天正“风吹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