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仁政

    第二十一章 仁政 (第2/3页)

  但是这并不是他想要的。

    只是他想要什么?他自己也不大清楚。

    这一条路,已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放在眼前了。朱祁镇只要去做,就能赢得生前身后名。

    但是另外一条路,尽头看似光明。其中要有多少曲折,多少波折。

    隋炀帝想要做的事情,未必不是好事。

    存好心做坏事的例子太多了。

    更不要说,做事的代价。

    不管他想做什么事情,什么工程,什么改革,其中必然会有人命。

    因为大明朝的赋税,本身就带血的。

    历史上那一个朝廷都是如此。

    一时间,朱祁镇迷茫了。

    “陛下。”王振在门外轻轻敲门说道。

    “进来。”朱祁镇说道。

    王振进来说道:“皇爷,您不是让我推荐一个锦衣卫指挥使吗?已经到了。”

    朱祁镇也是没有办法。

    他认识多少人?即便是很多人他仅仅是在各种文书之中看见过,很多事情是写不进文书的。他只能让王振想办法了。

    朱祁镇起身,坐在一边的交椅上。说道:“让他进来。”

    王振说道:“是。”

    片刻,王振就带着一个人过来了。

    这个人一身锦衣卫的飞鱼袍。气质干脆利落,朱祁镇一眼就看出,他是一个武人,相貌堂堂,就是有风霜之色,看样子粗犷了些。

    “臣锦衣卫千户马顺,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这个人说道。

    朱祁镇说道:“起来说话。”

    马顺起身,拱手而立。

    朱祁镇说道:“你一直是锦衣卫吗?”

    马顺说道:“回皇上的话,微臣一家子都是吃锦衣卫这口饭的,微臣在永乐年间袭职,跟随太宗皇帝北征,微臣数次作为商人在草原上行走,为大军前驱,这才任了千户。”

    朱祁镇点点头,他想了想,说道:“既然如此,,你就是新任指挥使,上任之后,有数件事情要做好。”

    “第一件事情,派人去河南,看看河南灾情如何,有没有地方官员侵吞赈灾粮款,或者有没有人心怀不轨,意图闹事。”

    “如果一切太平,就不必露面了。如果有事情,向于谦禀报,并隶属于谦指挥,等回京之后,再交旨。”

    朱祁镇说到这里,对王振说道:“王大伴,给他一封中旨。作为凭证。”

    王振说道:“是。”

    马顺立即说道:“谢陛下。”

    朱祁镇又对王振说道:“将吕整的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