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白鸥来往本无心,选甚风波一任.

    第十二章  白鸥来往本无心,选甚风波一任. (第3/3页)

 俗话说得好:有钱能使鬼推磨。

    接下来就需要对这样大事,进行一次完整的策划。

    首先,一定要师出有名,名正言顺。

    先要找个合情合理,说得过去的理由。

    理由总不能是,皇上不让淑妃当皇后吧。更不能是得不到皇上的重用。

    古人造反,理由要嘛是民不聊生,要嘛因为一个特定的事件,要嘛就是找死。又或者像反清复明那样,就是看你不顺眼,就是要反你。

    水大人可是只想成功,不想失败。自然不能是找死的理由。

    可如今皇上也还算勤政爱民,经过战乱的休养生息,在各方面也都还不错。

    要找一个民不聊生的造反理由,显得有些站不住脚。

    自古皇宫都有很多守卫的禁军,为何?自然是要保护皇上。

    皇上为何需要保护呢?那还不是因为皇上可能会有危险。

    危险从哪里来呢?自古都有高手在民间的说法。历朝历代那个君王没有经历过几个刺客呢!虽说这些刺客基本都以失败告终,但是即便是低概率事件,也不能否定他存在的客观性。

    于是,寻找民间高手,行刺皇上,算是方案中的试水方案,也是备选方案。这个方案的好处就是,不用等时机。只要找到了合适的高手,只要他愿意,就可以实施。灵活性很高,风险也低。毕竟刺杀是个人针对个人,不会牵连太广,可以值得一试。小制作,却可以有出奇制胜的效果。

    刺客的方案有了,现在还需要一个主方案。这个主方案,既然在民不聊生,清君侧,这里出师之名中,都行不通。那就只剩下特定事件了,也即是天灾人祸。

    这天灾人祸的灵活性,显然不如刺客。但是他也有他的优点。比如说,作用范围广,号召力强,易煽动。理由一抓一大把,各个都是名正言顺。最关键的还是,只要一招命中,必死无疑。

    这缺点嘛,也很明显。得看老天的脸色,不确定性太高了。一旦失败,全军覆没,牵连甚广。必定需要深思熟虑,精密策划。人力和物力消耗非常之大,必须是大手笔,大制作。

    这个时候该水大人登场了,他提议说,若是能找到前朝遗孤,借他之名匡扶自己的国家。让他来带领自己的百姓,换一个朝代生活。让他来做前锋,做旗号。到时候,自然还会吸引一帮前朝之士。

    毕竟,一个新朝代的建立,不可能杀死所有的官员和百姓。

    百姓还是那些百姓,只不过是换了一个朝代的名称罢了。

    前朝覆灭差不多快二十多年了,要找到前朝遗孤还是颇有难度。而如此难度的事,自然也只能由水大人来亲自查办。

    就当前的形式来看,天灾人祸显然是非常的不成熟。既然此路不通,目前的情形就能剩下刺客了。

    接下来他们需要踏遍千山万水,在民间寻找武林高手。

    聚会结束之后,各位大人纷纷离场。

    水大人和穆大人每次都是最后离开,这次也不例外。

    水大人站在大堂中间,看着离去的官员的背影。

    “恭喜大人。”穆大人走到水大人身后,恭喜水大人。

    “现在高兴还为时尚早。”水大人站得笔直,若有所思,表情有些淡定的说道。

    “是。大人筹谋这些年,也总算是有了成效。下官也替大人感到高兴。”穆大人这么多年跟在书大人身边,自然是知道水大人很多别人不知道的事情。这么多年,也算是摸清了水大人的性子。糖要给,但是要慎重,切不可盲目。

    “现在还差最后一位关键的任务,这件事也才算基本成了。”水大人的表情比之前更加凝重了。

    “下官愚昧,敢问大人还差的这一位是谁?”

    “还差一位能够得宠于皇上的嫔妃。”

    “大人,淑妃娘娘不是在宫中吗?”穆大人有些疑惑的问道。

    “淑妃确实深得皇上恩宠,可这件事淼淼是万万做不得,也不能做。”

    “大人说得有理,淑妃娘娘若是参与,必定第一个暴漏了大人。”

    “老夫这辈子做的最后悔的一件事,便是将淼淼(淑妃本名水淼淼)送进宫。如今她得宠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

    “大人为何会有如此感叹?”

    “老夫这几年迫是费了些功夫,才让淑妃站在我们这一边。老夫不指望她能参与其中,只希望她能站在我们这边便是最好。”

    “可是这后宫之中,贤妃是最好的人选。可是这么多年了,贤妃又一直不得宠。后宫之中其他嫔妃亦是如此。”

    “是啊。这件事穆大人还要多费心才是。”

    “下官自是竭尽全力。大人,下官还有一疑问。”穆大人试探的说道。

    “说。”

    “若是还有其他嫔妃得宠,您就不担心淑妃娘娘会因此伤心吗?”

    “淼淼的性子,老夫自是清楚不过。如若不是被逼到绝处,淼淼是一定不会反击。从他进宫到被册封为淑妃,一路顺风顺水。淼淼若是不能真的伤心,又岂会真正的站在我们这一边。”

    “大人英明。”

    说罢,两人也各自离开。

    屋外夕阳的太阳照进堂内,尤为显得金光灿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