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为小世子治腿

    第二章,为小世子治腿 (第2/3页)

两声,开口说道:“今年百花诗会办得可还热闹?都有哪家的公子小姐们去了?”

    苏陵陵唇边荡开一抹优雅的微笑,心中暗想:终于开口了,面上神色不动,一一回答:“五品以上京官子女,适龄的王孙贵女,公子小姐,都去了。”想了想,又从容的补上一句,“爹爹说的那个卢彦——新安的夫婿,孩儿也见到了。”

    “哦?”东乡侯正愁着如何把话题引入到自己想说的地方去,听了这话眼睛微微一亮,“见过那卢家儿郎了?陵陵觉得他如何?”

    “他能中状元,想必文采斐然,看他谈吐人品,可称宽厚,是个儒家君子,堪配新安。”苏陵陵回忆起新安提到卢彦时的甜蜜样儿,不由一笑,眼前不期然地又浮现起另一个青衣潇洒的俊朗身影,那双不急不躁淡然自若的眼睛仿佛正盯着她,唇边那朵刚刚出现的笑容霎时一敛。

    东乡侯却不知道女儿眼眸中那忽然出现的一丝阴霾是为了什么,只顾顺着自己的思路说下去:“新安与你手帕之交,自幼相契,你们许久不见,她出阁时你也不曾回来,如今见面,想必拉着你说了不少……”视线无意中落在女儿的眉目间,他竟有些恍惚,心神便岔开了,情不自禁说:“你真像……”一语出口,已自警觉,忙掩饰地拿过桌上的茶盏,低头饮茶。

    苏陵陵却彷佛知道他未曾说完的话,只微笑说:“母亲曾是京城中著名的美人,女儿万难及一,旁人都说女儿更像爹爹,爹爹那时,不也曾以此自诩吗?”

    东乡侯捧着茶杯的手微微一抖,温热的茶水溅在了手掌上。女儿幼时,五官脸型,确实是更像自己的,那时候自己常抱着她,凑在铜镜前逗她玩,让她找出父女俩相似的地方来,一大一小两个脑袋,在镜前挤来挤去,女儿一边咯咯地大声娇笑,一边大力地用自己的头推他的头,常常是挤歪了自己的三梁冠,或是挤落了她头上戴的花,然而父女间那样的亲热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久远得他差点都要记不起来,眼前这个礼仪周到,优雅却淡然的女子就是那个曾经亲密得跟自己靠在一起的小人儿。从何时起,她变得越来越像她母亲,眉目间那种神情——就是那种落落不欢,客气却疏淡的神情,这种曾经让他狂热,又曾经让他落寞,乃至最后逃开的神情,如今又鲜明的出现在了女儿的脸上!

    刻意尘封的往事突然之间彷佛有呼啸重来之势,东乡侯连忙醒了醒神,清癯的脸上勉强地露出一个笑容,尽力让语气亲热恳切些:“陵陵,”他先叫了女儿一声:“爹这次叫你回来,也是有件大事想与你商量,你今年整整二十了,年岁也不算小了,新安比你还小,已然招了驸马,眼看一年半载,就是做母亲的人了,这几年你的亲事一直是爹心头上的一件大事。自你小时但凡你想做的事情,爹也从不曾违拗过你,你贵为郡主,竟去少林学艺,又跟着你那些师兄弟行走江湖,爹虽然担心,却也不曾说过什么,但你终究身为女子,这件事情是第一等的大事,怠慢不得,故而爹想跟你商量……”

    他停了一停,见苏陵陵微笑倾听,虽然不见得热络,但也并没有流露出拒绝的神色,不由精神一振,趁势说下去:“前次新安向我打听你的消息,也曾跟我说过这事,她倒是先为你选中了一个人……”

    苏陵陵微微侧着头,含笑静听,只是听到这里,神色未变,手中握着的茶杯里的茶水,却忽然泛起一阵涟漪。

    “……新安说的那人,你今天在宫中可曾见到了?”

    “爹爹是说那孙弦寂孙七郎吧。”苏陵陵的语气中有些满不在乎,“见是见到了。”

    东乡侯心中一喜,情不自禁地微微朝前倾过身子,“我虽未见过他,却见过他的父亲孙龙祢。虽是江湖商贾出身,但此人倒确实是人中龙凤,年纪轻轻即为朝廷立下大功,封为异姓藩王,又娶了名门千金为妻,如今三十多年过去,听得他儿子孙弦寂颇有乃父当年风范,还是卢彦的好友,卢彦对此人也甚是心折,想来不差。”

    孙龙祢亦是皇朝的一大传奇,无人知其出身,只知道十几岁时他就混迹渔市,结交江湖人士,二十几岁在东海一带已经颇有声名。东南沿海一带,几十年来常有倭寇出没,最嚣张时与内地奸商官吏勾结,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倭寇生性凶残,又十分狡猾,常伺机而动,官军大举清剿时,他们就一击即走,绝不纠缠,若是探知海防松弛,兵备松懈,便常弃舟登陆,兵分几路抢掠沿海村镇,甚至攻打州县,掠夺子女玉帛不说,走时还要放一把火,扰的沿海一带鸡犬不宁,百姓苦不堪言,各个衙门也万分头疼。

    孙龙祢三十岁那年,倭寇得知朝廷正对西北边疆用兵,举朝之力皆在西北,无暇分心南顾,于是纠结船只,大举进犯,一连攻占几个沿海城池,烧杀抢掠,惊动京城,当时朝廷在西北一连吃了几个败仗,军情告急,先帝正为此焦头烂额,比起西北的大事来,倭寇扰边的事只得暂时押后,虽然下旨令沿海官员严加督促,并抽调军队援助,毕竟杯水车薪,且倭寇士气正旺,再接再厉,竟杀得官兵闻风而逃。

    孙龙祢正是在这个时刻挺身而出,一面上书朝廷,极言抗倭之重要,自愿散尽家财,用于抗倭大业。一面在民间募招士兵,组织义军抵抗倭寇,东南一带民众对倭寇本就切齿痛恨,因此孙龙祢举臂一呼,人人响应。

    孙龙祢带领义军,与官军配合,连战连捷,把进犯的几万倭寇打得七零八落,最后将剩余的三千倭寇残部逼入横屿岛,全数歼灭,倭寇自此,几乎一战而绝,东南沿海,遂得数十年太平。孙龙祢的名字,也一夜之间传遍京都,先帝亲自召见,赞他忠勇,破格封他为镇海郡王,令其永镇四海,几十年经营下来,四海肃清,秩序井然,东南民众都传说孙龙祢本是龙王转世,有他在,便能河清海晏,因此尊称孙龙祢为万海之王,孙弦寂正是他的独子。

    东乡侯见苏陵陵手中的半盏茶水已经凉了,便唤了丫鬟进来,撤了残茶,重新为二人续了热水,“这茶两泡水后方才出色,你再尝尝。”

    苏陵陵依言喝了一口,东乡侯挥手令丫鬟出去,才接着说道:“今日让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