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休整

    第三十七章休整 (第2/3页)

画现在在哪里,于是有了这么一问。

    宇文虚中顿时感到一阵惊奇,小声说道:

    “官家,微臣也喜欢张大家的画,有时候为了睹物思情,尝尝传阅此画,现在东西就在臣的府中,待会儿老臣就将其取出送与陛下。”

    赵旧大喜,没想到这一件国宝没有丢失,还能落入自己手中。

    随口问道:

    “那传国玉玺又在何处?宇文相公知不知晓?”

    宇文虚中脸上这才露出了难色。

    相传,传国玉玺在五代十国的时候已经丢失,太宗太祖都没有见到过的东西,他又如何知晓,这赵官家也太看得起他了吧。

    宇文相公摇头。

    赵旧这才断了心思,继续欣赏着整个东京的美景。

    三月。

    汴梁的春意,自然要比现在还冰天雪地的燕云之地来得早上一些。

    在汴梁左近四通八达有宋一代就没有断过整治的水系上,冰层早已开化,只是偶尔有一点残冰在河水当中翻卷上下,碎冰相撞,就发出清脆悦耳的碰撞声音。

    冬天对于汴梁这座中世纪的光明之城来说,算是最为难熬的了。

    漕运因为封冻而不通,陆上道路虽然同样宽敞,但是运量如何都比不上水运。

    大宋各地的时鲜器物,在冬天自然就运进来的少,汴梁城中靠着这水运吃饭的人家也不少,到了冬天也算是断了生机。

    所以每到冬景,以往官家恩典,对汴梁百姓都有钱文赍发,还拨米拨盐菜让市民度冬,可这几年却断了。

    兴许是宋军入得城内的关系。

    东京的老少爷们居然感到安稳,开始有不少人上街。

    在残冬还未曾全消之际就仿佛已经从冬眠里醒了过来,冒着尚还凛凛的寒风。

    就已经有多少人家车马仕女已经在城外汴河上踏青,在柳枝上结彩,在佛寺道观上香,在亭廊之间置酒高会。

    汴河之上,已经有贪图厚利的船队千辛万苦越过春水未生的漕河,将南方时鲜,海外奇珍,新米新奇果子一船船的运了过来。

    河边多少闲汉,看着一条船过来就喝彩一声,这每一船运送的都是财富流通,都是大宋甚至海外各地的普华,都是装点汴梁富丽气象的彩饰。

    汴梁市民哪怕最不堪的,靠着给这些商家说合拉纤跑腿,都能混一个有酒有肉。

    七年前,这座城市是天底下之最。

    这个世界此时,最文明繁盛的地方就是大宋。而整个大宋最文明繁盛的地方,就是汴梁。这座城市,就如上一个千年的罗马与长安一般,已经是人类历史的传奇。

    如今大宋的中心却是在杭州和建康,那边的人口已经过百万,而东京人口经过一定的恢复也不过是三十多万人,还不到巅峰之期的三成。

    一桩桩好消息开始传遍大江南北。

    这一年,可谓是收获满满。

    无论是军事上,政治上或者是经济上。

    宋朝都开始了一个飞跃的进步。

    甚至有史学家将其称之为绍兴中兴二年初。

    绍兴二年元月初,大理国传檄而定,神武军节度使岳飞大破高氏乱军及三十七部。

    绍兴二年二月,神武军节度使岳飞解围横山,助战西军,与西军共破兴庆府。

    绍兴二年二月中,秦风路置使曲端,率十余万西军大破党项,攻破西夏兴庆府,平了侵犯大宋百余年的国贼李氏。

    绍兴二年二月末,宋军北伐军一路高歌猛进,收复襄阳六郡。

    绍兴二年三月,北伐军主力大败金军,大败燕国,大败齐国。

    燕国国主,宇文虚中相公卧底的事情却是惊呆了一众吃瓜群众。

    随之而来,一篇邸报却是传遍了大江南北。

    受到了天下文官的推崇,更是受到了所有读书人的膜拜。

    宇文虚中火了。

    随着赵官家的官方洗白,这天底下的百姓们都知道了一个宇文相公荣辱负重的事情。

    似乎大宋能够重新夺回东京,宇文虚中的功劳至少占了九成。

    全天下都是一片歌功颂德的模样,无数人上表称赞宇文虚中。

    诚然,再怎么夸奖这位宇文相公也不为过。

    宇文虚中却是当日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