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此间少年 第十九节:京中形势(下)

    第一章:此间少年 第十九节:京中形势(下) (第2/3页)

自然还是人才居多。就比如说那两朝元老,如今的翰林院的大学士孔学礼,曾是先帝身边的伴读,如今天子的老师,也是现在诸位皇子的老师。他就并不看重功名,一心只想治学,实现天下礼治的宏愿。荀先生曾有三句名言传世,一则少年时向自己说,“不学礼,无以立。”二则官场之中谏言先帝“以德配天,以礼治国。”三则如今当朝向天下人说“天下有心向学之人,皆可入我门下,但有所惑,能答必解!”孔先生现在已是当世少有的文坛大家,并不自满,亦是每天都会抽些时间去翰林院中,静心读书,更是愿意,以他自己毕生之力教化世人。有时间便会在城中开堂解说,真的可谓是桃李天下。这样高风亮节的人,可是真的称得上,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这样的人,就光是听得那三句话,敬意便油然而生,不得不叫人敬佩。”木有枝听着李成杰说的话,便是不停的思索。尤其是那三句传世之言,他之前竟然不曾听闻,给他的触动很深。不学礼,无以立。

    “是啊,我想孔学礼老先生的风采定是不减当年,为师亦是钦佩。这样的人才能称之为国之柱石,国之根基啊。”缘自新也是感叹道,很少有什么事情是能令他陷入回忆,不断追思的事情了。唯独孔老生,当初一别很是想念。

    “嗯,这样的人屹立在朝堂之上,当是我辈莘莘学子的希望所在。若是朝中满目疮痍,四处结党,入朝先站队,可是太过悲凉。泱泱大国,统治八方,朝中若无清流,国将不国啊。”木有枝渐渐地,也能感觉到一切并非是他想象。

    “你们要切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对于国家而言,“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咱们是太平的太久了,享受的太久了,安逸的太久了。所以这才蛀虫横生。”缘自新轻轻一叹。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如今朝堂之中,情况并不乐观,陛下身在此山中,不得真面目。当是我辈儿郎不惧艰险,投身仕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