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春去秋来寒暑过往

    第六章 春去秋来寒暑过往 (第2/3页)

荫终不能长久,一朝天子一朝臣。生活是现实的,时光也不会为无用之辈停留,残酷也真实。

    夏去秋来,暑期即将过去。学堂学子也迎来了入学,盛世学文,乱世习武,自古如此。当今九洲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家庭的头等大事。家家户户以子孙入进士第为荣,普通百姓可为孩子读书识字修习文章砸锅卖铁在所不惜。

    神州大地,书声琅琅,此起彼伏读书郎,欢天喜地入学堂,学得好文章,卖于帝王乡。

    开堂前几日,韩长生带领儿子拜访了学堂院主一家。受到了空前接待,院主带领学堂一众夫子先生,出门礼迎,称得上扫榻相迎。给了韩青帝极大的重视,韩长生自知自己修道之人不受人重视,也就不自讨没趣,把推荐信交于儿子,让其自己应付处理。

    少年倒不因此表现的倨傲失礼,表现的中规中矩,不卑不亢,有问有答,得到院主夫子先生一致肯定赞许。

    转学事宜进行的异常顺利,一群当世大儒对少年进行了一番勉励,叮嘱。少年告退而去……

    “观其行听其言,少年中规中矩,算是可造之材,以观后效吧。”

    “院主盖棺定论,其他人并无异议。”

    在一日黄昏中,经过几日的修缮,这个家至少表面已经焕然一新。

    新鲜的事物可以使人心情美丽,韩青帝难得露出了笑颜。刚进门时就有一走了之的冲动,现在才有了点家的感受。

    生活渐渐进入了正轨,该购置的物品,母亲王霞亲手采办完成。家里摆放的井然有序,一切有条不紊,足可见母亲持家有道。

    其实少年最担心的是能不能融入这个新家,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心正在逐步接受这一切。不过陌生感,生活习惯的磨合,都需要日久见人心。突然的转变,不是一句简单的日久见人心可以轻松概括。

    清晨秋风习习,少年埋头对付碗中的白粥,碟里的咸菜。完全没注意到父亲的靠近,少年看了一眼,继续埋头苦干。内心却有点狐疑:父亲一副迟疑的样子,欲言又止。经过几天的相处,父亲的性子少年已经了解的七七八八了。快言快语,稳重不足,不像有事吞吞吐吐的人。

    眼看父亲没有开口的意思,少年也不急于开口。你想说时,自然会开口。少年笃定会如此。

    不一会果然韩长生首先忍不住了。

    坐在少年身边:那个儿子,父亲遇到了一些事情不知如何向你开口。

    少年这次端正了态度正襟危坐,目光直视着父亲,等待下文。

    韩长生大有破罐子破摔的尽头,脱口而出,为父接到师门飞剑传书,命我速回师门报道,我负责的外门发生突发状况。

    韩长生内心其实极度抗拒,内心断然不愿离开。刚刚团聚没几日,又要再次分离。奈何师命难违,不得不为之。

    “不过你放心,此次只有我一人前往,你母亲还是留在家陪你。”韩长生紧张的赶紧补充道。

    韩长生紧张的看着少年,就怕不同意生气。

    “少年平静的看着父亲道:去呗,我还能拦住你不成。”

    “不生气?”

    韩长生问道。

    父亲你只管前往处理事宜,我也想清楚了。既然同意跟你们回来,我已做好心理准备。长久跟你们一起生活得准备,你们突然间再次离开的准备。这些年我已习惯没有你们的日子,独来独往挺好。外公外婆待我视同己出,我也没有什么好抱怨不满的。你们有你们的难处,我也要试着理解。

    韩长生咬紧牙关,突然有些伤感。

    这些年没有一天陪伴孩子,又要……最终拍了拍少年肩膀。

    母亲王霞已收拾好行囊,只等儿子同意立马动身。

    韩长生向儿子歉意一笑,拿起包裹。御风远去!

    王霞揽着儿子的肩膀,目送了许久许久。

    只是没人知道,这一去去了六年之久。

    韩家祠村拥有独立的学堂,可供800人同时就读。学堂拥有院主一人,副院主两人,夫子教工十四人。当年文圣教化天下,大部分理论道德文章写作于此。文圣弟子学生皆是在此聆听文圣教诲,进而学有所成,在九洲身居要职。学堂有一栋独立的四合院组成,分为教学堂,食宿堂,教职宿舍。

    开学这天,学子沐浴更衣,背上竹箱,鱼贯进入学堂。韩青帝亦不例外,吃完早饭,背起母亲拾掇好的竹箱,往背后一跨,随母亲向学堂走去。

    去往学堂的路上,人就多了起来。多是大人在前,少年在后背书箱。少年人人儒衫纶巾,长袖飘摇。

    学堂门口人声鼎沸,怕不是有上千人之多,黑压压一大片。学子在夫子指引下,有序进入学堂。陆续分班考核,考核内容为:道德文章默写,题材随意,不得低于八百字。

    韩青帝在一夫子指引下,进入左侧的一间屋子。屋内洋洋洒洒摆放了四十几张桌椅板凳,少年随意找了一张桌子坐下,等待夫子分发文房四宝。

    随着学子陆续进入,本间屋子很快人满为患。夫子进入讲堂,戒尺轻敲台面。喧闹异常的教堂,瞬间安静下来。大家抬头目视夫子。

    “规矩我无需多言,安静,不允许出现抄袭。违者驱逐学堂,永不录用。”一个面容隽永的老者道。

    看情形,此次考核的监考即为此人。

    叫上面前两名学子协助发放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