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破相逍遥

    第112章破相逍遥 (第2/3页)

  “这…”

    清莲看到之后竟也说不出话来。

    大皇子脸上有一道箭伤,这样的伤势难免会留下伤痕。令郭礼奇怪的是大皇子的伤势虽然看上去骇人,其实并没有多严重。为什么太医和清莲都露出惊讶的表情?

    “无妨,皇妹勿要挂念。”大皇子正说着,清莲的眼泪吧嗒吧嗒流了下来。

    “皇兄…”

    太医一边摇头一边换药,重新给大皇子做了包扎。

    “三日后老臣再来府中,大皇子的伤势是否由老臣向皇上禀报?”

    “还请老太医费心。”大皇子容许老太医将这件事情告诉皇上。

    清莲顿时心生疑窦。

    待老太医走后,清莲叹了口气道:“皇兄处心积虑就是图个宁皇叔般的快活如意?”

    “皇妹自幼冰雪聪明,知道这件事情瞒不过,不知皇妹怎么看出来的?”大皇子自以为天衣无缝,还是被清莲看出端倪。

    “既然皇兄心意已决,倩儿又何须多事?”清莲说完向皇兄告辞,无限惆怅的和郭礼走出皇子府。

    一路上清莲心事重重,郭礼不好直问。带着疑问回到府里,送回清莲之后找到孟浩然。

    “浩然兄,为何大皇子脸上受伤并不严重,清莲却伤心欲绝。”

    “伤到脸上了?”孟浩然问道。

    “大皇子脸上有道箭伤,恐怕很难不落下痕迹。”

    “太子之位很快就会有结果了。”孟浩然道。

    郭礼只能怪脑筋不够寻核桃来补一补。无论是清莲还是孟浩然,都不把话说清楚,每次问了之后,被人像小白一样看待。郭礼决定这次不问了,绞尽脑汁也要想出来究竟是为什么?

    前世想问题的时候郭礼喜欢拿着书本在树林里转悠,林中的空气新鲜有助于脑力活动。后院只有两棵树,碧瑶院中有一棵,清莲院子有一棵。如果去清莲的院子里面,万一被问起来难以回答,想了想还是去碧瑶的院子。

    碧瑶正在给还没有出世的郭曜缝制肚兜,箱子里面放着五双虎头小人鞋,还有一堆襁褓幼儿换洗的衣服。肚兜早已做了几个,碧瑶想着以后或许没有多少时间去做,就连郭曜两岁的肚兜已经开始缝制。刚缝制完一个红色肚兜,就看到夫君在院子树下转悠,似乎有什么心事。

    碧瑶挺着肚子走到门口,夏江看到赶快搀扶着。

    “小姐,身子重了,坐到床上去,小心动了胎气。”

    “夫君,为何不进屋?”碧瑶问道。

    “待会周福耀过来,为夫在想这小子究竟有什么事情?”郭礼不好意思询问碧瑶。万一碧瑶知道,又被当成小白看多难为情。

    “呃,夫君慢慢想吧,累了就进来。屋里有现成的清凉莲子羹。”夏江扶着小姐回到床边做好。

    郭礼被碧瑶一打搅,本来有点眉目的事情只好暂时放下。昨日让管家通知周福耀,这会差不多该来了。

    没多大会功夫,周福耀就来到府里。上次宁城破敌,周福耀因功被撅升为果毅校尉。

    “你想去西域?”郭礼为周福耀的想法吃惊。边关战事多而且条件艰苦,多少边关将士希望调到内地做个将军。

    “卑职以为至少十年内中原无战事,卑职想去西域累计军功,不想在长安城内虚度光阴。”

    郭礼想了想,“李锴洛在幽州任将军,你过去也好有个照应”。郭礼写了一封局坚信交给周福耀,周福耀不知郭礼让他去幽州做什么,多年养成的习惯让他服从郭礼的命令。

    天下大事众说纷纭,最有影响力的还是政事苑。收购了天下杂谈茶楼之后,孟浩然专门请人担任时事评论师,茶楼的生意更上台阶。

    “皇上下旨各州设立丽正书院,由翰林院派人前去任院正,听说这是郭大人的谏议。”

    “郭大人说丽正书院内的学习成绩优异者可进朝为官,以后登天路不止科举这一条路。”

    “这样岂不是寒门士子之福?”

    “听闻郭大人诗词文章都是极好,倒适合担任丽正书院院正。”

    “郭大人年纪尚轻,派往丽正书院的皆是长者。中书令张说,秘书监徐坚,礼部侍郎贺知章,那个不是在知天命、耳顺之年?”

    “如今各州街均设丽正书院,设经史子集为科目,再过几年,丽正书院出身的官员恐怕不比科举出身的少。”

    郭礼坐在茶楼的角落中,认真听着评论。从别人口中听到的,无论是赞赏还是批评无疑是真实的。在丽正书院的看法上得到世人的认同,不用面见皇上就可以达到谏议的目的,郭礼有些心满意足。

    “子仪凡谋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审得其情,方行其事。是否从《鬼谷子》中得来?”孟浩然和郭礼坐在一起。

    郭礼脸色大变,孟浩然这么说无疑怀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