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血战镇南关(一)

    第七章血战镇南关(一) (第2/2页)

时产生的**气体。

    马克沁正是从人们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后坐现象中,为武器的自动连续射击找到了理想的动力。

    马克沁首先在一支老式的温切斯特步枪上进行改装试验,利用射击时子弹喷发的**气体使枪完成开锁、退壳、送弹、重新闭锁等一系列动作,实现了单管枪的自动连续射击,并减轻了枪的后坐力。

    马克沁在1883年首先成功地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支自动步枪。后来,他根据从步枪上得来的经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他的枪管短后坐自动射击原理。

    他还改变了传统的供弹方式,制作了一条长达6米的帆布弹链。为机枪连续供弹。

    为给因连续高速射击而发热的枪管降温冷却,马克沁还采用水冷方式。

    马克沁在1884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支能够自动连续射击的机枪,射速达每分钟600发以上。

    马克沁机枪是世界上第一种真正成功的以**燃气为能源的自动武器。

    马克沁重机枪,中国称赛电枪,该枪为英籍美国人海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于1883年发明,并进行了原理性试验,1884年获得专利。

    其口径为11.43毫米,枪重27.2千克,采用枪管短后坐(19毫米)式自动方式,水冷枪管;采用容弹量为333发6.4米长的帆布弹带供弹,弹带可以接续,理论射速600发/分,可以单、连发射击;也可以通过射速调节器调整为慢射速100发/分。

    作为后世的军事高手李明就把马可心改装成了水冷式加水弄一个水箱跟拖拉机的水箱差不多,但不一样,如果遇到大战持久战,守城战不用担心枪管发热问题,李明顺利解决了这问题,唯一不足是携带拆装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