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赢家(大结局)

    第三百一十章:赢家(大结局) (第3/3页)

无话可说。

    纷乱的时局结束得比之杜依依想象的要简单得多,没有流血漂橹的厮杀,没有呐喊震天的讨伐,宁朝戈与沈客的午门外对质已经让蒙在鼓里的百姓知道了真相,以前伏虎军变或许他们还能冷眼旁观,这次他们中许许多多的人都因此受难,知道幕后真凶就是虚情假意的赈灾还让骗得他们感激万分的宁朝戈,知道自己心目中的英雄被抹黑被冤枉,百姓们的怒火已经足以让宁朝戈粉身碎骨。

    宁朝戈负隅顽抗,但也只是以卵击石,更何况有皇后在宁萧的手中。

    看似强大的新班子,也不过是耐看不耐用的绣花枕头,都督府的新兵沈客从未放在眼中过,却被宁朝戈当成了盾牌,那些被排斥的有能之士,更成为了压倒宁朝戈的最后一根稻草。

    大贺二十四年六月十八,惠明帝入葬皇陵,即将举办登基大典的皇位继承人选晁王在午门外被捕,原中军都督府都指挥使沈客叛乱,领军攻入京城救下其义妹杜依依,揭露晁王弑君弑父赢得战局,时称午门事变。

    宁朝戈弑君弑父,罪名应当诛灭九族,但其出身皇族可免株连刑罚,宁致远下令将其关押天牢,秋后问斩。皇后被打入冷宫,镇国侯与熊怀远被收回兵权打入天牢,余下一干党派降职免职。

    余下来,就是皇位继承的问题。

    几经变故,宁致远对皇位已经没有半点兴趣,他想到了此次随着灵隐寺一同进京的宁承幼,怎想宁承幼受国师点拨已经无心权势。

    宁致远召开了一次议会,参与的人有陆以安、被救出的颜柳与颜行禄、赵其东父子、宋将军、思郡王、熹王献王、沈客、孙裴、书如海、信同侯。

    宁致远不愿登基为帝,皇位不能悬空,宁承幼也不愿继承,书如海熹王献王提议从宁家的三代内宗亲中寻找,倒是思郡王有不同的意见。

    他提出了沈客。

    沈客在军中威望无人能及,而此次诛朝奸功劳又是第一,与宁致远乃是姻亲,又是安国公之子,虽非宁家血脉,但开国圣祖与安国公乃是结拜兄弟,若他继位,必能带着大贺走出几次内战后的阴霾。

    宁致远都已经不在意皇位的归属,皇位是不是宁家人做他也不会介怀,只要沈客能够善待宁家人在日后将皇位归还宁家,他没有异议。

    书如海信同侯虽有反对,但最后也在宁致远的劝说下接受了此事,但先决是沈客必须当着诸人面写下承诺书,愿意在百年之后将江山归还宁家。

    沈客本对此一屑不顾,但宋将军与他提到了那些士兵的祈愿,在他被认定叛乱的时期,那些死去士兵的家属遭受了非人的对待,死的死伤的伤,更有甚者家破人亡,只有他继位,才能稳定军心。

    最后让他决定的,是杜依依的话。

    议会之后,他与杜依依在月光下走了一回。

    “你受了这么多苦,这本就是宁家欠你的!以你的能力,能让大贺更加强盛!”

    “若我想回泾城,你可会跟我一同回去?”

    “不会!”

    沈客很认真,她也很认真,没有杜依依记忆的她已经不再是那个杜依依,对他们两人而言重要的泾城对她来说只是一座普普通通的边城。

    沈客落寞的点头,虽没再多言,但在第二日他召集了众人,当着众人的面写下了承诺的密信交给了宁致远与熹王保管,然后在第三日,他在宁致远以及熹王等人的认同下宣布登基。

    有军方的强大阵营为依仗,又有宁家宗室的支持,沈客的登基没有掀起太大的风浪,时局宛若有回到了百年前那个让人欢喜觉得自由的时代,登基大典在十日后举办,宁致远与杜依依一同出席参与。

    颜行禄终于在颜柳的要求下订了婚,将成为颜少夫人的女子乃是思郡王之女。

    青澜不知何时不辞而别,连常妈妈也不知道她的去处。

    没有了兄弟的倾轧,没有仇恨的驱使,宁致远终于是当起了闲云野鹤的逍遥王爷,每日与杜依依执手闲看落花自在洒脱,杜依依在平复后开始每日忙于打理睿王府内务,夫妻同心协力不亦乐乎。

    来到这个世界是她的幸运能认识到这些人更是她的幸运,京城局势渐渐稳定,大贺可预见的会逐渐强盛,宁萧有了心仪的未婚夫,颜行禄有了能白首到老的未婚妻,沈客虽登基也能与陆湘雪一夫一妻相守,这些有血有肉活在她记忆中的亲人,已经是她的牵挂,这个世界已经与她密不可分,就如她与宁致远,已经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