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收徒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十八章 收徒 (第1/3页)

    崔万采微笑道:“何为大道?天道也,众生哉。”

    宁渝再不敢小视这位真正的君子,道:“还请先生赐教。”

    崔万采道:“若夫众生者,取之有时,用之有道。行火俟风暴,畋渔候豺獭,所以顺天时也。”

    “你若拜我为师,我既不会授儒家之学,亦不会授你法刑之论,你可还愿学?”

    这话说出来,却是意味非常。为什么?因为当世显学,严格来说只有儒家和法家,那些什么先秦百家之言,到如今早已消失殆尽,仅剩下这些了。

    自董仲舒罢百家之言,这世间真正的官方指导思想自然只剩下儒家了,可是儒家光靠道德仁义是治不了天下的,于是便跟先秦以来便最为强大的法家合作,也就是形成了外儒内法的思想。

    这种思想跟荀子一脉相承,即性恶论推导除人人都有恶念,光靠道德的约束是不够的,那么只能用律法来约束,而集法家之大成的韩非子就曾经师从荀子,深受其影响。

    自儒法合流以来,便深受帝王的认同,因为这种思想实在是太有利于君王统治了,不过由于一些刻意的限制,以至于真正的法家大臣都是披着儒家的外衣,比如张居正。因此在之后的时代里,儒家也就成为了人们唯一的选择。

    就这么一位大儒,如今却一本正经的告诉宁渝,我不教你儒学了,法家你也别想学。

    宁渝知道对方既然愿意收他为徒,自然有一些其他的学问,会传授给他,因此当前也不去多想,便认认真真跪下来行了拜师礼,叫了声老师。

    可千万别小看这个年代的老师地位,所谓天地君亲师,可以说除了父母双亲,就是老师是自己最亲近的人了,就连株连大案时也是绑在一起的,堪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崔万采盯着远方的青山绿水,摸着下巴的短须,笑道:“为师没有收过弟子,将来也不会再收第二个弟子。所以你不仅是为师的首徒,也是关门弟子。”

    正在宁渝晕晕乎乎之际,此君又开口道。

    “为师三岁开蒙,七岁便熟读五经,十岁便通过了童生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