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讨价还价

    第二百六十七章 讨价还价 (第3/3页)

   苏九冬将砚台底部翻过来,果然见有铭文,确是书法大家欧阳询的楷书字迹。

    欧阳询是初唐楷书四大家之一,书法名满天下,更曾任银青光禄大夫,不择纸笔,皆能如意,官家子弟皆以能得他一书法为荣。如今这方端砚底部有欧阳询的笔迹,价格顿时增值。

    待蔡掌柜与围观众人惊叹过后,苏九冬轻捻长须,继续说道:“奇特之处仍不止于此,用此砚台磨墨写出的字,泡在水中不会褪色发散。隐老板若不信,可让贫道您演示一番!”

    “也好。”隐次归被苏九冬的一番话勾得来了兴趣,便让蔡掌柜搬来书桌,准备好了纸笔。原先在当铺门外的几名官家子弟也自发走进当铺里,凑上前图个近景看。

    苏九冬轻车熟路将黑色棉布往书桌上摊开半部,把宣纸放在棉布之上,开始用那方端砚磨墨。

    不一会儿,研好了墨,舔饱了笔,苏九冬深吸一口气,一鼓作气在纸上写下诗圣杜甫的诗句“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现代人苏九冬平时写的字迹都接近楷书,所以穿越过来后常常翻书练笔,所以自学的也是楷书。

    虽然苏九冬的毛笔书法不及出名的书法家,但也可远胜许多京城闺秀,曾得温以恒发自内心的一句评价:“外柔内刚,笔致圆融冲和,尚可一观”。

    温以恒的书法被天铎帝评为京城书法第一,所以能得他一句“尚可一观”的评价,足见苏九冬的书法水平不低。

    写完后,苏九冬解释道:“用这‘铭绿砚’磨出来的墨写字,一定要在纸下面垫上这匹经过特殊处理的棉布,以便吸收墨中的水分。”

    “原先这匹棉布并不是黑色,而是亚麻原色。皆早先的各位名家常写常用,才使得这棉布吸墨过多,变成了如今的黑色。等墨迹干后,才能使得纸张泡在水中而墨迹不褪不散。”

    隐次归双眼微眯,沉声问道:“你这墨迹待干所需多久?”

    “不超过半个时辰。”苏九冬镇定道。

    “好,那隐某就陪道长等半个时辰。”隐次归傲慢的坐回圈椅上静待,旁边的官家子弟就围上前来欣赏苏九冬的字迹。

    苏九冬束手静立一旁,鼻尖却传来淡淡的笔墨泛香,却是苏九冬几日前才闻过的熟悉的徽墨香气。

    苏九冬目光在众人中逡巡,陡然在最靠近自己的人群中,看到了熟悉的人影。

    此人正是几日前温以恒为旱情开坛祈雨时,在高台下帮她让隐次归的手下、络腮胡大汉严虎磕头道歉的白衣男子。

    苏九冬这时才得以看清白衣男子的模样。模样清秀俊俏,自带一股书卷气,俨然是京城贵秀最爱的世家公子模样,与温以恒算是不相上下。

    二人双目对上,苏九冬甚至能清楚的从白字男子眼中,看到倒映出一身道袍装扮、黑发长须的自己。

    白衣男子先是审视了苏九冬一遍,又盯着苏九冬的双眼看,最后以唇形无声的问了一句:“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