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刀工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十八章 刀工 (第1/3页)

    菜刀自古便是厨房的必备之物,而刀工 更是其重要的一环。

    刀法

    刀法分别指篆刻刀法,武术刀法以及烹饪刀法。篆刻刀法是指镌刻印章运刀的方法。按刻法分单刀和双刀。武术刀法练武术的人练刀的方法套路。烹饪刀法指对原料切割的具体运刀方法。

    篆刻刀法

    篆刻刀法

    刀如笔,这是篆刻艺术的最大特点。笔有中锋、侧锋之分,刀同样有中锋、侧锋之别;书有大、小篆隶、真草,印有朱白、疏密、曲直;书法与篆刻虽方法、工具不同,但道理是一样的。为了取得刻印之理想效果,必须根据印材质地、印石大小、印文朱白,笔画疏密、刻刀利纯等不同情况,而处理好用刀速度快慢、动作大小、节奏变化、力量强弱等各种关系。但不管运用何法,行刀原则是一样的,必须做到“胸有成竹,大胆果断,心手相应”。对作品线条的要求也是一样的,即“肥不臃肿,瘦不纤弱,端庄古雅,丰神流动”。明代篆刻家朱简《印章要论》云:“使刀如笔,不易之法也。正锋紧持,直送缓结,转须带方,折须带圆,无棱角、无臃肿、无锯牙、无燕尾、刀法尽于此矣!”又清代冯承辉《印学管见》云:“操刀宜直不宜横,横则嫩而无,落刀欲其重,如画家所谓‘金刚杆’,书家所谓‘折钗股’、‘屋漏痕’。运刀欲其活,自起自落,若绝不留心者;其实不留心之处,正是精神团结之处。有出入,有肥瘦、有高低,似促非促,似疏非疏,乃为无上乘”。

    刀法自古至今甚多,前人有用刀十三法。通常有冲刀、切刀等名目繁多。

    武术刀法

    武术刀法

    刀为“百兵之胆”,是中华武术中最重要的器械之一。自古至今,练武术的人用刀的最多,也总结创造了许多刀法套路,形成了许多刀法派别。现存的刀法派别有:八门金锁刀、八卦刀、日月乾坤刀、少林双刀十八滚、太极刀、梅花刀等。

    不同门派的刀法虽各有特点,但总结起来也有共同点:一、“刀招沉猛”,与剑相比,刀法大开大阖,变化较少而威力不减。二、“单刀看手,双刀看走”,在刀法中持刀手及步法极为重要。

    刀中八法

    扫、劈、拨、削、掠、奈、斩、突

    烹饪刀法

    依据刀与原料的接触角度,分为平刀法,斜刀法,直刀法,剞刀法和其他刀法。

    切丁

    用于炒丁粒、做鱼羹等,做沙津,拌食物。

    常用材料:面包甘薯、冬菇、瘦肉等。

    切法实例:①首先把面包切成1厘米方条状。②把方条切成1厘米方粒形状;过大的方粒会使火力不易透进。

    花纹

    用于炒腰花,作八宝菜等。

    常用材料:鱿鱼、禽畜内脏如鸡肫、猪腰、贝类等。

    切法实例:①在鱿鱼上纵向切入切口。②再与切口成直角切入切口。煮熟后,花纹会更明显。

    切斜片

    切斜片

    用于炒片。

    常用材料:黄芽白、白菜、冬笋、竹笋、鱼类等。

    刀法实例:①首先切去菜叶部分。②沿着叶轴的白色部分、斜斜地片成一片片,厚度要均匀。这样火力透进,可以在短时间内煮好。

    切块

    用于炸鸡,做鸡汤类。

    常用材料:肉类如鸡肉、猪排等。

    切法实例:①将鸡肉平放,垂直刀,切口应与肉的纤维成直角。这样,鸡肉会较柔嫩,也容易入味。②若是鸡髀,大约切成三块。

    切丝

    用于做酱醋拌黄瓜、炒肉丝等。

    常用材料:黄瓜、萝卜、牛肉等。

    切法实例:①将萝卜斜切成薄片。②把薄片略为移侧,重叠,切细成丝(如切肉类,可顺肉纹切,避免肉丝在烹煮中折断)。

    象眼

    用于酱醋拌西芹,炒扁豆等。

    常用材料:西芹、火腿等。

    切法实例:①把西芹切成适当的阔度。②将火腿斜切成5毫米厚。重要的功夫是切时要大小均匀。这个形状与象的眼睛相似,因而得名。

    剁茸

    用于煎黄花鱼和拌豆腐的辣酱,以及调味用的香味蔬菜。

    常用材料:姜、西芫荽、虾米、蒜头和豆鼓等。

    切法实例:①首先去皮切成薄片,再切成丝。②将①再切成小粒。

    做球

    用于炒萝卜、煮蔬菜等。

    常用材料:萝卜、西瓜等

    切法实例:①用刚取器或圆形挖匙,强力地压进萝卜中。②转动挖匙,便能轻易剐取理想的球状材料。

    切粒

    用于一般小炒、炒饭等。

    常用材料:葱、蒜、芹菜、韭菜和萝卜等。

    切法实例:①将葱叶切粒。葱根部容易松散,先留下,然后切成竹刷子状。②配合竹刷子粗幼,模切成米粒。切时最好一束束切,这样较易切。

    兔耳

    用于蒸鸡,做咕噜肉。

    常用材料:竹笋、土豆、萝卜等。

    切灶实例:①把竹笋边切边转动角度,切成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