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巍巍大翌 第一百零八章 高殿秋砧响夜阑

    第一卷 巍巍大翌 第一百零八章 高殿秋砧响夜阑 (第2/3页)

危困,北方的应国军队面对日益凶狠的犬戎人开始节节败退。

    这一退,应帝便从应京一步步退到了琅琊郡,至此,应朝政权退至琥珀川以南。

    偏安一隅,苟且偷生。

    应国政权从北到南,唯一不变的,大概就是士族门阀堪称绝对性的尊贵地位。

    而这其中尤以王氏为最甚。

    原因无他,只因琅琊古来便为王氏一族的桑梓之地。

    且王家人代代居于此经营了千年,其庞大且错综复杂的根基之深厚,没有人任何人心里能够对此掂量得清楚。

    偏安南边儿的应朝贵族就这样在琅琊建新京,强撑了两百余年,士族门阀之中尤以王、谢、周、陆四族最为权威势重,轻易无人敢动。

    士庶之分,更是有如一道天堑,将南边的应朝一分为二。

    当此之时,王家那一代的少主王越横空出世。

    以其一人之风貌清俊,潇洒飘逸,翩翩君子风度令王氏风流称誉中原。

    他从曲水流觞的歌赋清谈中走来,一步步走到了大应国权力的最中心。

    终于,当年的隆和一朝,应帝之后,为王氏之女,而应帝的肱骨之臣,亦多为王氏子及王氏的桃李门生。

    王氏一门,在陈国覆灭之后,在应国的朝堂上将继续把王氏一门千年顶级门阀世家的尊容延续一代又一代地下去。

    并且,应朝迁都之后的王氏,在应国上下的声名,也已是极盛。

    而这一切,一大半都归功于那个身形清矍消瘦,但却文能赋诗玄谈,武能以智谋接连从犬戎人手中夺回三座城池的王氏少主人————王越。

    他年轻时慕文道,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奉为圭臬,待年长之后出入朝堂,深感家国之危,更是投笔从戎,数次领军北伐,战胜多于败。

    然而就在应人都以为他们即将会在这样的一代将才的手中,击退犬戎,收复失地之际,终于,英雄大志却终于折戟于年幼帝王的多疑猜忌。

    二十三道皇诏,道道皆是命尚书令王越回京述职。

    北伐之路,就这样颇带着几分戏剧性地像是开玩笑一般,在即将可能成功的半道之中即无果而终。

    据后世史书所载,当年王越站在回京的船头上,久久凝望着北方大地,禁不住落下泪来,据传,当时随同的武人皆泪洒江渚渡口,默默无言。

    再后来,便是已经成为王氏家主的明公坐镇中枢,勉强维持着风雨飘摇的应国。

    隆和十三年春,王氏当家家主王越卒于病榻之上,应帝赐其谥号曰“明”。——《应史•王氏明公》

    也因如此,后世遂多以明公相称于他。

    隆和十三年冬,应国四大门阀之一的周氏兴兵而起,扬言诛奸佞、清君侧,后圈地自立为王。

    隆和十四年二月,应愍帝被废。——《应史·愍帝纪》

    靖元一年,周朝建国,改郡为城,定都长安,周朝第一代帝王周文帝在位期间,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