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传书

    第四十五章传书 (第3/3页)

她继续看下去,信上只写了三个字“锦囊策”。

    说起“锦囊策”的典故,是说前朝一个极为厉害的谋士,他一日观星预见了山河大动,便当即向圣上投以锦囊三策,只是无人相信,果然不久后北地地动,一时间饿殍遍野,人间惨剧,圣上后悔不已。

    她看着那三个字,再想起这前朝典故,福至心灵,忽地一笑。再一留神看看那笔字迹,果真是出自皇六子端珣之手。元盈才不会像他这样爱打哑谜,拐弯抹角地传递消息。

    横波凑过来看,不解道:“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在告诉我,三皇子向圣上献了赈灾奇策。”宋琰声笑着叠好了信,将信放进了妆奁里。她向横波解释了一番,外头雨声淅淅沥沥中,横波咂舌,“许久未见,小郡主也有这番情趣了。”

    宋琰声手指顿了一下,随即掩唇笑出了声。她坐了一小会儿喝完茶,便又走到案前练字。皇三子若说有兼济天下之心,那他坐上帝座便是天意众望所归,可端泓心思狭隘手段阴狠,并不是这样的圣人贤王。这赈灾策略,想必不是出自他之手,而是来自他门下那些个智囊团。要说赈灾之策,若真得了圣心,必然有所高效独到之处。

    宋琰声沉气在宣纸上写了一个大大的“策”字,信上说得隐晦,也未言明具体策略。她懒得再去猜测,反正端泓下江南赈灾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这是立功和累积资历的大好机会,她琢磨着,京门各大世家不会放过这个时机的,赈灾的队伍行列里面定会明里暗里塞进去不少人。

    只不过……她拿起笔慢慢审视自己的字迹,想起在书房偷听来的一耳朵来。大伯手下带来的消息说,潘纵江也会随行,乃是御命的钦差。

    说起这位潘大人,也是三位阁臣之一。但比起她祖父和傅家那位老帝师大人历经三朝屹立不倒,他算是后起之秀,且得借东风一路青云,位极人臣。若以他的声望,赈灾事宜本不需亲为,能压住场面的重臣多有人在。可一想到三皇子身上,那这位潘大人出山就值得玩味儿了。

    潘纵江除了是辅臣,还有一重关键的身份,他是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是当朝国丈爷。皇后膝下嫡长子可惜生来体弱不能见光见风,早已是不堪大用了。但皇后还有一个甚是得意的养子,也就是素有贤名的皇三子端泓。

    这样一想,潘纵江此番南下赈灾,便是为了给端泓保驾护航,真难为了他这番苦心。说起来,端泓这招也真是妙绝,既得了圣心,又能得民心——只要赈灾到位。他们这一党,是对硕果势在必得啊。

    宋琰声磨了磨纸面上的墨点,早已干透了,怎么擦都擦不去。她索性停了笔,目光微沉。皇三子南下赈灾若只是积累政绩获取民心威望倒也罢了,她担心这人要使坏。朝中老臣谁人不知,宋阁老与国丈爷早生龃龉,并不对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