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修身 第十五章 所谓四两拨千斤

    第一卷 修身 第十五章 所谓四两拨千斤 (第2/3页)

    形意大师尚云祥说,练的用劲不用力,打的时候用力少用劲,都是说打法和练法的区别。

    这些招式,都是打法,是格斗的技巧,对长体力,增力量的效果并不是那么好。所以秦无道现在也并没有一直练习打法。

    秦无道目前主要是修炼内家拳练法以及桩功,打磨身体,锻炼身体。

    练的时候也多数是用劲不用力。

    力是身体的惯性,身体肌肉筋骨瞬间的爆发。秦无道把手臂凭空甩得啪啪响,用力的时候讲究快,猛,疾。

    劲是肌肉绷紧,慢慢的移动。秦无道比划了一下,好像在推磨,又好像在挤海绵里的水一样。用劲的时候要慢,沉,稳。

    快,猛,疾。慢,沉,稳。领会这六个字便能分别出力和劲的区别。

    秦无道在练功的院子里用脚在地面上画了一条直线,让他两脚一前一后站在线两边。整条直线,把身体分成了两半,秦无道的脊椎就处在线上。

    一手按在肋下,一手竖起,平伸出去,整个人,都好像端着一柄枪,又好像托着刺刀。

    人的身体中线就是一条脊椎。脊椎的顶端在后脑,脊椎的尾部就是尾椎骨,任何拳法,不把功夫练到脊椎上去,都是一场空。这也是为什么内家拳都暗合丹道之处。

    炁不从人身体前面的任脉走到后背脊椎上的督脉,那就永远也通不了任督二脉,何谈中脉。

    小说之中人身体任督二脉一通,就沟通了天地之桥,晋升为一流高手。其实在丹道与武道之中,通了任督,只是一个入门的基础。

    丹道第一个境界百日筑基,给人周身365处大穴每处大穴填充九口真气,填完了真气任督自然就通了,筑基完毕人的中脉就通了,中脉一通百病不生。

    这只是丹道的最基础的境界,百日筑基。所以通任督只是入门的基础。

    而在内家拳中,将炁送到督脉,也是内家拳内劲入门的基础。

    而内劲,是所有武道之中所有武功的根基,也是国术的源流。不知道这个东西,就永远只在门槛上摸索。这也是因为当初战乱的原因,以至于猛人都在港澳台东南亚还有海外洪门这些地方居多。

    传承的外流以至于内地大多都是花架子,有猛人,不过名声不显,真正的内家拳高手也不在乎虚名。外面晃荡的大多是半瓶水的武学传人,导致了新世纪武学的凋零,大多数人都不相信武学这种国粹。

    佛说四十二章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数日间。佛言。子未知道。

    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饭食间。佛言。子未知道。

    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间。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这段经文的意思是,释迦牟尼佛问沙门,沙门也就是佛的弟子们,人的生命到底有多长?其中一人回答,也就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