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修身 第二十章 打坐的讲究

    第一卷 修身 第二十章 打坐的讲究 (第2/3页)

,大家看西藏密宗真正的单修的佛像、双修的佛像,下面都有一脚踩一个骷髅,为什么?真要学密宗,显教的白骨观没有修好,谈都不要谈白骨观,就是这个道理。

    普通人把白骨观修好,换一句话,人的气脉体能才能转换过来。

    密宗说:「禅宗讲开悟了,放下屠刀立刻成佛。请问你,开悟了,气脉打开了没有?」,禅宗不管气脉,密宗跟道家非常管身体,他说气脉不打开,身体都调整不过来,你说你得了道,这个道没有什么道理的,不承认的。

    秦无道当初在地球,也笑密宗、道家,也把身相看的太重了!执著这个身相。但是不能说没有道理,两方都有理由,佛法也是一个辩证的思想。

    修炼方向的不同也就导致着思想的差异,导致一个教派学问里面衍生出数个宗派学问。当然都是为超脱,只是各个宗派在一些细枝末节上的差异。

    所以佛道两教也讲求同存异,一国两治甚至一国十几治。

    打坐的姿势需要纠正这是其中一个讲究。

    打坐之初,主要在于一个环境、三个调理。

    首先,选择有利于入静的环境,如果在房间里打坐,室内光线明暗适度,空气通畅,温度也要适中。

    室外坐禅,要选择幽静的地方,避免受到意外的惊扰。

    这是煅练初级的打坐功夫,因此和禅宗提倡的“身居闹市里,心无车马喧”不是一回事,所以必要的环境条件还是需要的。

    秦无道将所有人遣远,不得打扰自己,再焚香服丹,即是这个环境道理。

    然后就是“三调”。

    第一调身:

    坐的姿式,要端正自然。下额内敛,廷胸收腹,肩与胯上下垂直一线。

    双腿最好结跏趺坐,如果不能双盘,更不要免强,避免腿痛不利于久坐。

    但散盘容易使身体后仰,失去重心,所以,散盘时要用一个薄一点的枕头垫在臀下,有利于身体平衡。

    特别是冬天,打坐时,一定要把膝关节用毛毯之类的包住,因为双膝向内弯曲时,膝盖骨外则下边的穴道(用手摸凹陷部位)是开放的,容易进入凉气引起风湿。

    另外,特别要提醒的是,用双盘打坐的,坐禅结束后要双腿前伸,两手按摩脚心,促进脚底血液遁环。

    站起后两腿轮换侧仆压压腿或下下腰。

    因为双盘容易导致腿部肌肉萎缩,腿骨变形成O型腿,走路飘浮无力,所以如果常期坚持坐打坐的人,按摩和侧压腿也是非常必要。

    毕竟秦无道可是有法诀有经验的穿越人士,那不是胡坐乱坐,以至于坐一身病出来。

    还有特么在战斗中打坐突破境界,然后灭杀敌寇这些文字,都是作者的臆想。

    文以载道,若是对自己写出的文字都没有敬畏心恭敬心,那么传达出来的东西,让人看了,那只是贻笑大方。

    若是还有人看到学习了,那岂不是成了祸事,对人造成不好的影响。即使不学习,让普通人认为就是这样,那也是对普通人三观的一种不负责。

    一个合格的作者,是要对自己的文字负责任的。不懂就不要写,不懂可以学,但不能误人子弟,这也是现代作者无法到达古代作者的高度的根本原因。

    没有真东西,不能言之有物,写出的文字是假大空的,一些热闹的情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