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节俭悖论”与扩大内需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5.“节俭悖论”与扩大内需 (第1/3页)导语:
在某种程度上,公众越是节俭,降低消费,增加储蓄,就越会导致整体社会收入的减少。因为在既定的收入中,消费与储蓄成反方向变动,即消费增加,储蓄就会减少,消费减少,则储蓄就会增加。
在18世纪的欧洲,曾经流行过这样的一个故事:
一群蜜蜂为了追求奢华的生活而大肆挥霍,结果,这个蜂群居然很快兴旺发达起来。后来,由于换了蜂王,这群蜜蜂改变了习惯,放弃了奢侈的生活,转而崇尚节俭,结果却导致了整个蜜蜂社会的衰败,最终沦落到被敌人打败而逃散的命运。
这个故事所说的是“节俭的逻辑”,在经济学上被称为“节俭悖论”。它所宣扬的“浪费有功”的潮流风气,在当时受到了严厉的指责,这部作品在当时被法庭判为“有碍公众视听的败类作品”,被认为是败坏社会风气的肇始。然而在200多年之后,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从中受到启发,提出了“节俭悖论”。
如何解读这个悖论呢?众所周知,节俭是一种美德。从理论上讲,节俭是个人积累财富最常用的方式。从微观上分析,某个家庭勤俭持家,减少浪费,增加储蓄,往往可以致富。
然而,熟悉西方经济学的人们都知道,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储蓄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但根据储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的理论,增加储蓄会减少国民收入,使经济衰退,是恶的;而减少储蓄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是好的。
实际上,这里蕴涵着一个矛盾:在某种程度上,公众越是节俭,降低消费,增加储蓄,就越会导致整体社会收入的减少。因为在既定的收入中,消费与储蓄成反方向变动,即消费增加,储蓄就会减少,消费减少,则储蓄就会增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