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相同的东西价格却不一样――价格歧视
6.相同的东西价格却不一样――价格歧视 (第2/3页)
但只要运用得恰到好处,却能够达到商家提高利润和消费者满意的效果。
我们还是拿卖手机来分析。手机对学生来说需求弹性较大,学生经济不独立,手机价格决定了学生市场的需求量,如果价格过高,大部分学生会选择用低端机,这样商家会失掉很大市场。所以,商家给学生的价位极低,这样看似以成本价甚至不足成本价卖给学生,但却获得了更多的用户,实际上商家仍能获利。只要你买了手机,你就要打电话,产生话费,每月的话费将不是一个小数目。
另外商家还实行了一些辅助策略,如每月赠送话费等,以刺激你多打电话。这样不仅商家扩大了市场,提高了利润,学生也从中得到了实惠。而对于像李女士这样的社会上的人,对手机的需求弹性相对就小,现代社会工作、交际离了手机极不方便,况且商务人士对手机的功能要求更高,所以尽管价格高一些,你还是会买的。因此,商家就会在这两类消费者之间实行“价格歧视”,以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获得更大的利润。
生活中,实行“价格歧视”的事例比比皆是。以前公园卖门票,有的地方对有本地身份证的卖低价,对外地来的游客卖高价;乘公交车,买了月票的老乘客与偶尔的乘客所花的钱不一样;飞机票,寒暑假时对学生、教师打折卖,只要你有学生证和教师的工作;卖计算机的,卖给大学生就比卖给公司职场的人便宜;用电,工商企业与老百姓的价格不同,白天与深夜的峰谷电价也不同;电影票,一般对少年儿童实行“半票”,看同样的电影,节假日的观众也比平时的观众多付钱买票;有的舞厅为了使舞客在跳舞时可以成双配对,甚至只对男士卖票,女士可以完全免费。
按普通人的心理规律,得了便宜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