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有因必有果

    第十一章 有因必有果 (第2/3页)

;妖冶绝色的掩藏之下,高不可攀,深不可测。

    杨舞阳压下心中的略惊,没有出声。

    “两位公子,请坐,菜一会就到。”

    两人一前一后落座,杨舞阳依然没有说话,“从容、随性、毫不客气,锦衣玉食不入眼,非要吃那糟糠之食。”

    淡雅自得,不管身在何方,其光华便可与日争光。

    上茶的店小二,报菜单的店小二,一是引得旁边的人侧目而视。

    “本店最好的朱夏涉秋酒,公子您请,这是抚琴的那位公子邀您喝的,不收钱,那位公子说了,美酒该配才子佳人,最适合不过,还有这翡翠玉琢鸡、秋实春华,本店招牌,一并曾上,请您慢用。”

    男子慢悠悠的端起那杯朱夏涉秋,晃了晃,“哦、、、,不知这位公子怎么称呼,一番美意,我就却之不恭了,随后,定前去答谢。”

    “听一起的友人称之为安仁,他和母亲亦是途径至此,路途遥远,身上钱财散尽,我们掌柜看他一身的才华,便留他在此抚琴。”

    “倒是位难得的益友。”

    “那,公子您慢用,有事招呼小人,小人这就退下。”

    人靠衣装,马靠鞍,一副再好的皮囊,也抵不过一身的鎏金光华,自己这顿饭蹭的实在不光彩,不过,剩银子的事情,自己当然不会矫情。

    一顿饭,本是饥饿辘辘,到头来,却是食不知味,如坐针毡,伴着耳边余音绕梁,只有脑海中不断扩大的疑虑,是琴音扰乱了的心潮,亦或是眼前的光华。

    是夜,杨舞阳躺在硬梆梆的床榻上,脑中一片清明。

    监视了数月的尾巴,在自己与小豆丁踏上邺城的那一刻起,便消失的无影无踪;随之而来的是两位从黑暗中出手相救的恩人,光华灼灼,深不可测;一路结伴而行,真如那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逃不过,风筝的线永远牵在无形的暗影手中,也许哪一天,那人会放手,也许一辈子不放,也许烧线毁之;与其等待他人怜悯,不如自强不息,主动把握。

    夜色渐浓,一矫捷的身影从房间走去,七拐八拐后,消失在了曲径通幽处,此人正是无眠闲来四处走走的杨舞阳。

    古代大户人家,皆是要分内院和外院,这家客栈亦是如此,可兜兜转转半小时后的杨舞阳,终于认清的一个现实,前院的客栈只是冰山一角,后院的园林景观,琼楼玉砌,占地面地之大,让人乍舌。

    夜深人静,耳边只有蛐蛐蝈蝈儿的叫声,兜兜转转一柱香的时间,杨舞阳终于停在了“罨画阁”的门口。

    “罨画阁”,偏僻且独立于其他院子的存在,虽未踏入,但那微妙的压迫感,杨舞阳还是决定就此止步。

    杨舞阳看了看“罨画阁”,消失在了黑夜中。

    当然,杨舞阳不知,有两人就那么静静地看着自己离开,且这两人还是自己名义上的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