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柔然犯境 御驾亲征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三十章柔然犯境 御驾亲征 (第1/3页)

    云中犯难杀声起 四面八方数万敌

    战马嘶鸣盔甲亮 旌旗摇摆鼓声齐

    尸横遍野血成河 墙倒屋塌火不息

    御驾亲征来战场 乾坤扭转解危机

    国不可一日无君啊。皇帝年轻,卒时才三十二岁,还没有立太子。在位15年,正当精壮年,突然暴毙。令朝庭上下措手不及,重大臣经过几天的商议,由长子拓跋焘登基,小皇帝还不到16岁。立年号太武,昭告天下。大赦天下,免税三年。

    这边刚戴孝没几天,新皇帝登基。众将士又都把孝服脱了,换上粗布衣裳,继续开始干活,运石头,运木料,倒也一天没有耽搁。

    柔然国这边,听说魏国皇帝死了,不到十六岁的孩子,当了皇帝。感觉,此时正是其国内空虚之时。大檀可汗,亲自挂帅,带领六万大军南下。神不知,越过阴山,鬼不觉的,突破长城防线,闯入魏国腹地。直接拿下故都,盛乐。

    盛乐守将,及一万多将士,全部战死。大檀可汗率众,大杀三天。那真是尸横遍野,数以万计百姓,被无辜杀死,整个盛乐被毁,烧的的是,片瓦不留。然后势如破竹,杀到云中城。

    云中城守将,登上城楼一看,我的妈呀,一下来这么多人啊。六万敌军,城中守将,加百姓一起,也不到六万人。魏国最鼎盛时期,全国才3500万人口,如今连年战争,人口骤减,也就2000多万人口。

    这仗如何打?赶紧召集城中百姓,都上城楼布防,派800里加急,向京城告急,搬救兵吧。

    皇宫接到云中急报时,云中已经,被围两日。新皇帝,即刻上朝,召集群臣商议此事。

    各大臣突然被召,都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这时,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开口了:“今柔然之敌,已突破我大魏,北疆防线,云中告急。再进,就打到朕的,家门口了。众爱卿,可有退敌之良策?”

    朝堂上,众人面面相觑。都不敢言语。不言语,哪行啊,皇帝问话呢。一旦龙颜不悦,大家可就倒霉了。这些王公大臣,平日里养尊处优的,能坐上这个位置,那也都是人精。察言观色,为官之道,那是研究的,相当透彻。

    这时,满朝文武,目光齐刷刷盯着太宰。太宰是一位,60多岁老者,跟着老皇帝,一起打天下的,很有谋略。太宰用眼角余光一看,好家伙,众群臣都看着他呢,心想:这帮龟孙,这是让我先探路啊。

    也罢!想罢,拱手上前,施礼道:“启禀陛下!今柔然犯境,破我河山、杀我国民。抢我财物,实属可恶,当派精兵缴之;然我大魏国如今,四面楚歌,南有大宋、东有燕国、西有西凉、西夏,都有众兵,驻扎边境。一旦几国联合发兵,我大魏国危矣!

    请皇上三思!”言罢躬身退回。

    这什么建议,这分明是,车轱辘话。小皇帝心中暗骂:老狐狸。

    这时北尚书,上前躬身施礼,道:“启禀陛下!柔然突入我境内,看是凶猛,然而后劲不足。此次柔然可汗,亲自带兵,破我古都盛乐,围我云中,看似危机重重。然那柔然,实属偷袭,远路而来,必是轻装,比没带什么辎重,强行攻城,必会损失惨重。我云中,虽说兵少,但城墙高厚,军民齐心,想必,守住十天半月,还是没有问题的。

    离我云中近的北方三镇,接到战事,定会派兵增援,近的,距离云中也才200里,远的也才300里,三日之内定能赶到,如我朝中,再派兵增援,里应外合,想那柔然兵,虽有6万之众,但面对我,三面之兵,他那点兵力,也就不足为虑了。请陛下定夺”

    小皇帝听罢北尚书的话,微微的点点头,心想:这还靠点谱。敌方虽来势甚猛,但后劲不足,敌军的粮食,准备的必不充足,随身携带的,必不能支持士兵,长期作战,虽以战养战,但抢的粮食,毕竟有限。

    南部尚书,见北部尚书的话,皇帝有些认同,也急忙上前。魏国的,尚书体制,是这样的,尚书院分,南北,北尚书主要是,管理鲜卑部,北方少数民族多些;南尚书主要是,管理汉人。南方汉人多些,分而治之,典型的一国两制。

    南尚书言道:“启禀陛下,如今南宋在黄河沿岸,集结20万大军,对我大魏虎视眈眈,一旦开战,我大魏将腹背受敌,黎民百姓 将流离失所,惨遭屠戮。多年战乱,人口骤减,如果再引起大规模战争,到时,会无兵可用啊,眼下当与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