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张太师和汉亲王

    第二十六章 张太师和汉亲王 (第3/3页)

怕稍有差池,我等多年煞费苦心、来之不易的经营可就全都付之东流了啊。”

    “无妨,这番折腾下来,老夫反而觉得和陛下之间变得更为交心,彼此更为真实通透,再不必遮遮掩掩的,君臣相诚,挺好。

    再者说……老夫向来是只看结果,不问过程。再说就算……”

    言至于此,张鸿懿顿了顿将茶杯盖盖在杯子上,掩住外泄的茶香,而后眼神忽然变得锐利,道:

    “再说了,就算陛下和群臣最终反对,我等的计划也还是要施行,不管是在暗处还是在明处,为了社稷,该做的还是要做。只是终归是不如现在这样,对大家都好,至少最终表面上朝堂一团和气。”

    “太师这话说的倒也是。”朱世凯闻言笑道。

    “世凯,我思来想去,这弘武堂堂主,我还是做不得,老夫虽已领洋务大臣,但陛下和群臣终究是对我心怀忌惮和猜疑。

    莫不如经你之手,由你来运作这个弘武堂,我打算明日早朝时,向陛下请奏,加授你为弘武堂堂主,与我一同携领洋务大臣。

    如此布置陛下的疑虑之心方能减弱,于朝内朝外,也更为妥当,如此我们也有个退路。

    毕竟陛下不知道你我的关系,也不知道前锦衣卫指挥使纪云是你府上的家臣。”

    朱世凯闻言又轻笑着的点点头,啜了一口杯中温茶,道:

    “嗯~对味了,这才稍似张太师的风格嘛!”

    ……

    就这样,第二天在张鸿懿上奏的极力要求下,朱世靖的胞弟朱世凯成了弘武堂堂主,携领洋务大臣。

    朱世靖果真是放松许多,整个人于朝堂之上也是恢复了谈笑风生,其看向张鸿懿的眼神中更是夹杂着几分满意与感激。

    再之后的一个月内,张鸿懿一边着南怀义监工新式测距仪的研制,一面亲自书写了英雄帖并协助朱世凯操办弘武大选,一面又派遣大军增援藏南与敌相持。

    他嘱咐赴藏南诸将,不需与帝国军接战,只需固守,配以游击骚扰,日久敌人供给不足自会败退。

    不出张鸿懿所料,帝国各邦国聚集到印度的陆军,不消半月,便有些支撑不住了。

    先是藏南多雪地山川,道路崎岖,补给和运粮极其困难;再者即便是京城也已入秋,藏南更是冷风刺骨。

    这些自各帝国属国、邦国而来的几十万杂牌陆军,大多还穿的是进军时的夏装。如今饥寒交迫,自然都开始萌生了退意。

    针对此,张鸿懿向藏南驻军交代,多遣斥候,观察敌情,确定敌人确实要退后,拔大军掩杀,此时敌人饥冻疲乏,必然战力无几。

    但不可深追,见好就收,勿要被敌所诱,要小心敌人设计埋伏。

    ……

    张太师之英雄帖一发,自然是引得天下震荡,先不说弘武堂之功利诱惑,单一条赦免罪责,就足令天下无数亡命之徒欢呼雀跃、亢奋不已。

    再者很多人都是听着张鸿懿的传说长大的,如今听闻他还活着,而且还有机会通过选拔跟随张鸿懿和朱世凯麾下,加之只要能被选入弘武堂便可以赏千金领伯爵,日后更是可以拜将封侯,领万户。

    此时自然是一个个像打了鸡血似的,无不趋之若鹜,于是四海英豪尽皆奔赴大选之地——植隶省津地府,津南区小站镇。

    于是临近大选之日时,直隶省邻近津地府小站镇的数个府、县乃至乡镇农村的驿站客馆,皆因为各州各郡乃至各邦国纷至沓来的弘武大选参加者而人满为患。

    白天,这些慕名而来的江湖彪客和门派子弟们都聚集在客栈和酒馆,分享并打听着消息,接收并散播着谣言。

    晚上则栖身于灯红酒绿,风花雪月。

    越是临近大选,人们的精神越是高度紧张激动和亢奋,人人都想拔得头筹,封候拜将,正因为这种状态和情绪,所以人的欲望在这种时刻就会变得强烈。

    为了宣泄爆发出来,这些天不乏有人因只言片语,或一个眼神,一个擦肩便刀剑相向,打的头破血流着比比皆是,甚至有人还未及能参加弘武大选便永远倒在了追逐名利的路上。

    同样的,为了安抚这种高度紧张的情绪和欲望,他们中有些人不好争斗的,只得以酒肉填腹,醉身温柔乡中。

    在漫长的等待和煎熬后,在万众期待下,弘武大选,无比令人瞩目的这一天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