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霸主的感叹

    第一百三十六章 霸主的感叹 (第3/3页)

有才能的人:封狐偃为相、先轸为帅;让赵衰、胥臣、栾枝、冀缺等人辅佐他治理国家;让郤溱、霍伯带领军队;让贾佗、阳子制作礼仪;让魏犨、荀伯抵御北方的戎族。制定官员规章,按法办事,确立名分,培育美德。赏赐随从自己逃亡的人员和各位有功之臣,功大的封给城邑,功小的授与爵位。

    宣扬德教,以培养百姓的纯朴德性,拨乱反正,大量起用受晋惠公、晋怀公时代受到迫害的旧族,姬姓中贤良的人担任内务官,异姓中有才能的人担任边远地方的官。王公享用贡赋,大夫收取采邑的租税,分给士族田地,一般平民自食其力,工商之官领受俸禄,差役按其职务领取口粮,家臣的食用取自大夫的加田。

    同时,在军事方面。

    随着晋国国力膨胀以及政治需要,晋文公不断改革军事:先是将晋国二军扩大编制为三军,以郤谷统帅中军,狐偃统帅上军,栾枝统帅下军。又因游牧民族对晋国侵扰而设立三行。晋文公八年,晋文公又裁撤三行,增设新二军,即新上军、新下军,为五军。

    在军事上晋文公先是诛杀王子带以勤王,执政九年间先后伐曹、攻卫、败楚、救宋、服郑、威秦,在践土会盟,奠定了其霸主的地位。

    国家经济方面。

    减免赋税,布施恩惠,舍弃禁令,分财给寡少的人,救济贫困,资助没有财产的人。减轻关税,修治道路,便利通商,宽免农民的劳役。鼓励发展农业,提倡互相帮助,节省费用来使资财充足。在生产上,号召改进工具,施惠百姓,奖励垦殖;在贸易方面,降低税收,积极争取邻商入晋。

    孔子曾经这样说:“齐桓公正而不谲,晋文公谲而不正。”

    而以前和墨子交谈的时候,也说了这样一句话:“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桓公去国而霸诸侯;越王勾践遇吴王之丑而尚摄中国之贤君。三子之能达名成功于天下也,皆于其国抑而大丑也。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

    总而言之,各有分说个有主见。

    就例如现在的史官,我们只管记述,至于功绩,那就由后人评说。

    就如那早晨的太阳,所散发的橘红色光辉,只有有心者才能看见。不是他不明显,而是有的人根本不想抬头。

    魏子衡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这个世界竟然如此复杂,感叹自己曾经所学的东西太过于皮毛。从充满生活阅历的老管家口中说出来,完全不一样。

    这恐怕就是人生吧。

    那我的人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