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人无完人

    第一百三十八章 人无完人 (第3/3页)

们共同的敌人——楚国的时候,秦国、晋国可以暂时抛下恩怨同舟共济,然而城濮之战后,楚国短时之内无力北上争霸,于是秦国跟晋国之间短暂的同盟瞬间瓦解。晋文公还在的时候秦国还能勉强保持克制,等到这个唯一让秦国忌惮的国君去世,秦穆公就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称霸中原的野心了,连晋文公下葬的时间都等不了,可见秦穆公争霸中原的心情有多么迫切。

    崤之战后,秦国和晋国之间的关系从之前的蜜月期急转直下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秦国立即派出了使者与南方的楚国结盟,共同对坑晋国。 晋国为保持霸主地位,不得不在西、南两条战线上同时对付秦、楚两个大国的挑战。可以说,楚国虽未参加崤之战,却是崤之战的最大受益者。

    晋国虽然在军事上取得了的胜利,但是崤之战之后晋国的政治环境反而更加恶化了,这场战争原本就是一场失信的战争。晋国同意,借道给秦国,却最后偷袭了回国的秦军。秦国损失惨重不假,但是晋国作为中原霸主却失掉了威信。

    如果再加上不断骚扰北方边境的狄人,崤之战之后的晋国虽然依旧是霸主,却需要同时在三条战线开战。对于秦国,在经过了崤之战的惨败之后痛定思痛,终于放弃了东进的战略,转而开始拿西北一代的野蛮人作为主要目标,彻底的平定了西戎,此后的秦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西戎,默默的发展国力。

    不过从另外一点上,崤之战确实大幅度的遏制了秦的力量,为晋国的连续称霸打下了一个基础。

    不过说到底还是为国着想,当时的晋襄公压根就没有这种打算,在曾经晋文公臣子的怂恿下,才引导了这场战争的爆发。

    崤之战,所牵连的人相当的广,所牵扯的人也相当的多。每个人都展现出了不同的智慧,郑国的那个商人实在过于机智,为了拯救自己国家与危难之中屡出谋计。

    从兵家上以及国家利益而言,曾经晋文公臣子的劝说也有些道理。

    而秦王这边不听臣子劝说,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当时能够放弃,也许秦国也不会再次落入二流国家之列。

    但是要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讲,秦国这次的失败使他们下定决心,平定西戎,为后来的强大又奠定基础。

    越王勾践最后笑着说:“所以说这世界上的很多事你不知道他是否是正确还是错误,你要在做的事眼前的利益。

    对于国家大事以及兵家而言,如果把思想放得太长远,实际上并不是一件好的事情。只需要在短期获得利益,至少对于你而言是件好事。人毕竟是人,人无完人。”

    魏子衡听完之后突然有些木讷,但是感受颇丰:“多谢越王,教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