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四节 武状元

    第一章第四节 武状元 (第2/3页)

地吼道,”臣启皇上,本朝自洪武皇帝以来,不论文、武状元,从未有过二人同登榜首之例。冷秋河此举实属目无朝纲,有乱祖制!请皇上将其治罪!”

    旁边姚伯儒、郑渊凑在一起议论开来,太子则一脸担忧地望着冷秋河。

    “冷爱卿,太师欲治你无视朝纲之罪。你可有何说辞?”英宗问道。

    冷秋河面无惧色,“敢问太师,《大明律》哪条哪款写明:同科不可双状元?”

    “哼!你当老夫不知?!《大明律》之《举科》末句分明道:每举必以最优者为冠。所谓‘最优’必一人,何能两人同冠?”

    “ 那如果二人旗鼓相当,不相上下,又当如何?”冷秋河又问道。

    “怎么会有不分上下之说?只要多比试几场,胜负必有分晓!”杨可渝辩道。

    “诚如今日,事非得已,不能进行再比试,难道太师能选出优胜者吗?”

    “这个……”

    “如果,强行选出,必有不公之嫌,而武状元之位又不能空缺,太师意下应该如何?”

    这……“杨可渝又在迟疑。

    “杨太师,万事不可拘于先例,非常之期当有非常之举。此事本朝虽无先例,但如果施行,本朝将是后世的先例!”

    “好!”英宗赞道,“好一番说辞!冷秋河所言,甚合朕意!”

    “可皇上,如果一下出现两名武状元,恐怕……”郑渊还是有些担心。

    “哎,郑尚书,您认为此番武举比之往年如何?”冷秋河问道。

    “无论总体还是个人,实力要比往年的强!”郑渊肯定的说。

    “皇上,”冷秋河再奏道,“本朝天下升平,国泰民安,天下大治。这次武举更是人才济济,高手如云,出现两个武状元,也只算是稀松平常之事。若把他们摆在适当的位置,对于江山社稷有百利而无一害。也可显示本朝的开化圣明、皇上的英武明断。”

    英宗总算没有被冷秋河的这一摞高帽给压晕了,道:“冷爱卿所指‘适当的位置’为何?可大胆明说,无需打哑谜了。”

    “是。皇上,恕臣直言:近年来北方鞑鞡屯兵境上,意图明显。而我大明也在北关准备多时。臣以为,应多向边关调遣兵将,以备不测。”

    “你的意思朕明白了。唉,还是冷卿的脾气呀!”英宗没来由的感叹道。

    “谢皇上惦念!”冷秋河拜谢。众人又是不解。唯郑渊若有所思。

    “好吧。令知制诰拟旨:迟文星、铁英杰同为武状元。唉!朕累了,回宫吧!”英宗起身。

    “皇上起驾!”

    “臣等恭送皇上!”

    隔日,御书房内,英宗对案前侍立的冷秋河道:“少敏啊,你觉得真的有这样做的必要吗?”

    冷秋河郑重地点点头,“臣斗胆说一句皇上不爱听的话:皇上不可能永远替太子照料他的江山;太子必须全面了解他的江山;太子应该学会打理他的江山!”

    “唉!”英宗叹了口气,忽然间好像苍老了许多,“是应该历练历练见深了。”说着他半倚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