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不是有鬼吧

    185:不是有鬼吧 (第2/3页)

  他盘膝而坐,身上富有生命力的强劲,火热的力道,在他全身周转,几乎要进入每个细胞,仿佛这股力量已经与他背道而驰,他一拳挥在半空中,光有形,却是一定劲儿都没有。

    一片落叶落在他的脚边。

    他突然想起一件事,张亭之前曾经告诉他师出嵩山,这么说他的师祖就是嵩山的。

    也许为了他的拳法,他应该去嵩山拜师,这年头已经不流行拜大师了,更不流行背着行李拜师。

    否则他永远没法知道这拳中的真正道义。

    他必须离开江南市,不能闭门造车,既然他看不明白这本书,那这中国一定有人能帮他解开。

    第二天,天外下着朦朦的细雨,他看着眼前的熟悉的学校和街道已经沉入雨雾,在这外面,这里也算是个小城市。

    他要去深山老林,炀兽还在他的脚边,这头百年的还在壮年的炀兽用头轻轻搔着他的腿脖子,仿佛与他心心相印。

    雨帘中,一位妙龄女郎正撑着一柄伞,粉红短的连衣裙随风雨吹。王冰冰的伞举在他身边。

    “老师,我有很多疑问。我自己不明白。我要去嵩山。”

    王冰冰用手轻轻抚摸他的头,“很多事,只可言传不可意会,需要的是时间。”

    王冰冰倩丽的身影,消失在如珠串的雨帘中,“我想你不只是想去嵩山这一个地方。李杰,你回来愿还在,等你归来。”

    “老师,我就去一个月就回来。”

    李杰他还记的他把一些沙袋放在裤子后,他手做鞭子像炀兽挥舞去,炀兽突然兴奋的往前奔跑。

    李杰背着包与炀兽在街上,快速奔行。

    车行千里,停在一片深山里,李杰抬头看去,绿意盈然,佛刹里的清脆的钟鸣声,他瞬间如入这块现代的仙境。

    刚走一家农舍,农舍外的篱笆种的是辣椒,茄子瓜果,两只母鸡正在地上啄米。

    看见一位晒的黝黑碎花衣服的村妇正在门外喂养常出几个月的毛头雏鸡,村妇看着有人从她的家门走过,也没在意继续把割开的草扔给棚子里。

    “请问,大姐,嵩山怎么走?”

    “你眼没看见了吗,我身后的山就是嵩山。”村妇手指了身后的山,“可是你这么晚去山里,很危险,你去嵩山不如白天跟着游客上山。”

    李杰笑了一声,摆了摆手说,“我倒不怕有什么危险,请问山上可有一位叫张棋的大师。”

    吱呀门是开了,一个和尚模样的人走出来,也有二十岁左右,穿着破烂的灰衣服,睡眼惺忪的走出来,走到水井打水。

    潺潺的水流落在洗脸盆上,年轻和尚看眼前的人,一身瘦弱,穿着白衬衫的少年,是不经打的连忙说,“别白忙活了,你要找的张棋大师早就死了都有四五年,还有很多人请他算命,可是,活了都快一百岁也是知足了,你晚上去哪?”

    “我只是个外地人,想回去了?”李杰叹了口气,去市里有段路。

    “你不要急的走嘛,我的破庙给你住两天也行。”和尚连忙说,“我叫不痴,佛说,人若痴就是嗔,就是有欲有求,可是人无痴无欲无求,那么就是圣人更不敢做圣人,我就是水浒传里的鲁智深花和尚,而且我还特别爱钱。”

    李杰笑了起来,不痴做在农村里的水井井槽架边,看着远处的火烧云,“这和尚儿子不一定就是和尚呀,我还想做刘德华呢。”

    突然村妇喂鸡,愤怒的,脸露嘲讽的看着三吃,“啊,呸,别人都像你这么没出息,睡到晌午,还像天下掉馅饼。一块土旮瘩也想和别人比,啊呸。”

    说不定是三痴的妈。

    不痴带着李杰走到农舍后面的院房里,李杰一扫,农舍的炕上正放着一把老式的霰弹猎枪。

    这不痴以前还练过武术,“我以前当过三年兵,我的身体可是铁打的。这枪是我爷爷留的。”

    “这枪能使吗?”李杰摸了这把老枪,问道。

    “废话,打兔子野货也是行的。”不痴接过枪说,“我还有一把,改天有时一起去山上打打点野货。”

    不痴便说,便从腰里摸出个东西,说,“你看这玩意大吗?”

    李杰一模,是一个白色的兽牙,“这难不成是野猪牙。”

    “废话,是比野猪大多的东西,到时候你就知道。”

    他连忙抢下李杰手中的枪支,“我祖先很早在抗战时期,也是赤手杀过猛虎的。不信你现在打我一拳试一试。”

    李杰眼中透出一丝犀利,“不痴,只怕打了你一拳,你会收到重伤。”

    不痴突然哈哈大笑,“我想不到的是,至今别说是人,就是兽,别看我比你大那么一点,看你瘦的这样,那可不一定。”

    不痴的食指在他面前慌了三下,猛的右脚像右侧跨一步,身作山石,三痴的话有些挑衅意味,李杰连挥一拳过去,也怕伤到三痴,拳风缓和。

    一拳过去,不痴胸膛挡在前,浑然不觉,那胸膛仿佛是一块弹面,不痴只是震了过去,李杰便被一股冲力,震退三碎小步。

    “怎么可能我的拳会成为绣花拳头,我可是在学校一拳能打爬一个。”李杰心中一想,冷汗一流,这一比较他的拳头实在是绣花用的,毫无劲道。

    “哈哈,你还不如我乡下深山的一个村人。”不痴又是嘲讽的一笑,声音如洪,“你忘了本意,就说你的拳法是有模有样,但是没有一样用的实在,我寺里的俗家子弟都比你强劲。”   两人秉烛夜谈了很久,不痴突然推了破门走了出去,“明天我带你看完寺观,就送你下山”,那村妇也收了鸡笼鸭笼,拿着一根竹棍把家禽赶进了屋里。

    第二天,天刚明,李杰就收拾包里的大小物件背包上山,那些手机电子高科技也就没想的带过来,用了也是不方便的。

    不痴就快步往山上走,有了一群绿围绕的山径,李杰便更追不舍的跟他前去。可是脚步越跟越远,地面有些湿滑,不痴已经不见身影,前面突然分出两条岔路。

    也不知不痴走了那条,他就上了第一条。刚到第一脚,脚一滑,差点跌入山谷里,要不是他反应迅速,只怕早就啥都不剩了。

    后面出来不痴洪亮的声音,那一猎枪已经落在他手中,“原来你跑这道来了。”不痴看着翠绿的山谷,“这条道不能走,我们回去吧。”

    山路藤蔓攀附这耸入云端的松树,绵延的山脉给群山披了一件大的绿衣,山上的空气清新无比。

    “我带你去少林寺。”不痴说道。

    “我跑这么远的路程,并不想无劳而归。”

    李杰摸了寺庙的石面,他早看见书本上记载着,曾经在嵩山有座香火鼎盛的寺庙叫少林寺,那里的僧人和尚个个勇武善战,武术精湛,在古代的中国也曾立下不少汗马功劳,原来少林寺就在这里,可惜千百年后已经化作一片废墟,而这废墟边有一间瓜棚。

    “少林寺什么时候变成瓜棚了。”不会是不痴欺骗了他。

    不痴一揭僧袍,走入瓜棚,瓜棚上正放在一块破席子。眼前瓜棚边有一大片绿油油的西瓜地,西瓜已经熟透,颗粒滚圆,藤蔓翠绿,不时让人心中凉爽,“现代年青人能像我这样潜心学佛的已经不多了,这里早已经没有少林寺,附近有家清风寺便是我门。”

    “没有嵩山,也没有少林寺,你来了也是白来。”

    果真这千年后的少林也已经变成一片瓜棚。

    瓜棚后,走出了一个老翁,长须飘扬,是一位七八十岁的老和尚,李杰想这位说不定就是方丈了。

    谁知道老翁放下竹筐,“方丈,你可回来了。瓜地,有人在偷瓜。”

    不痴脸色陡变,从瓜棚摸出一把切瓜的镰刀,“本想等瓜一收成,就买到城里,想不到,这么快就出现偷瓜贼了。”

    李杰带着猎枪,不痴带着镰刀,老翁带着装瓜的箩筐,三人陆续,走到瓜地。

    树林甚是林静,瓜地有块地,突然巴掌大的藤蔓动了起来,老翁用箩筐一拦,藤蔓突然不动,在一米外的瓜蔓又动了起来。

    不痴眼神犀利,对李杰小声说,“看来,一定是瓜贼,拿枪来。”

    突然一只肥肥的手,在一青皮瓜上拍了出来,“师兄,师兄,你别杀我。”,原来又是个和尚,只是和尚头上一毛不拔,嘴巴上正沾着瓜汁,一个瓜籽儿正粘在她的嘴巴,也是穿着灰不溜秋的和尚道袍,原来是个十一二岁的小尼姑。

    那小尼姑嘴巴一抹干净,抱着一西瓜撅起屁股继续啃着,“哼,就你们这些和尚连个瓜都算。”

    不痴看小尼姑是皮的很,连忙说,“师妹,这里也是你敢来的地方,只怕你已经忘了白慈观的规则了。”

    那小尼姑突然脸上怒了,抱着一瓜,一掌劈下,“就是被说,也要做个饱死鬼。”,看来这小尼姑是有点儿缺根弦,那瓜顿时变成两k儿,小尼姑仿佛没有听见,也许太饿继续把瓜拼命往嘴巴塞。

    不痴说,“我现在就送你下山。”

    “难道我真要与那高深的拳法再也无缘了。”

    这句话在这鸟林中是那样的寂静,李杰一身白衣站在绿林中心有叹息,这话也是情真意切。

    远见瓜地远处,小尼姑哇的一声哭泣被一个老尼姑带走了。

    不痴转身对李杰说,“你的错就在根基不稳,不够精不够练。”

    不痴从瓜棚的桌子上的瓷碗里,拿出一个包子。

    把包子扔给李杰,李杰一掰开包子,里面是些豆腐和青菜。

    不痴用筷子在碗上敲了三下,“明天你和我就住这里。首先,要去的就是你的不清不净的。”

    李杰一摸肚子桌子上只剩下最后一个包子,“心不正,就是歪念,人有了歪念就会做坏事,就会搬起石头砸脚,少林拳法练的是正气,练的就是让你斩断歪念。”

    “人的耳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