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镇远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三十五章 镇远 (第1/3页)

    清心殿中,打了一辈子仗的谢远行心中难受,想同建宁帝说几句肺腑之言,便将立在一侧的吕薄云打发了出去。

    吕识带着吕薄云走出书房,将他引到外殿之中,恭敬的奉上了茶盏。

    吕薄云无心在殿内闲坐,同吕识打了招呼后,向清心殿外行去。

    吕薄云还未走出清心殿的院落,远远的见一人从远处行来。

    来人衣着华丽,粉面云髻,珠饰满头。微低螓首,面带二分清冷的浅笑。

    心中一顿,吕薄云停住了脚步。

    前面所来之人,分明是大顺和亲而来的昭月夫人。

    可当那人走近后,吕薄云发现不是,不过是眉眼间有二分相似而已,身上少了几分灵气。

    对面相迎,吕薄去低下头去,来人微低螓首,行了过去。

    吕薄云回过身去看,见吕识对那人低下头,有礼的笑道,“陶娘子,皇上正在同谢将军议事,怕是没时间见您了。”

    陶娘子柔柔一笑,转身将宫女手中漆了红漆的食盒接过去,交到吕识的手上后轻声道,“皇上日夜操劳国事,甚是辛劳,这是我亲手熬制的枸杞乌鸡汤,还请公公拿进去,待皇上闲下来了,让他喝些养身。”

    吕识忙接过去,弯腰称是。

    陶娘子转身离去,突然身子一顿,回头又对吕识挑眉道了句,“吕公公,皇上若不问,就不用同皇上说我来过了。”

    吕识又称了声是。

    陶娘子微低下头,扶着宫女的手走了。

    吕识将手中的食盒子交给小宫女后,见吕薄云走了回来。忙又弯腰道,“吕大人,可是进去喝杯热茶?”

    吕薄云摇头,看着陶娘子离去的背景,状似无意的慢悠悠问了句,“我看着这位贵人,怎么这么眼熟呢?”

    吕识含蓄的一笑,没有回话。见妙夫人从清心殿外行来,连忙迎了上去,“奴才给妙夫人请安。”

    妙夫人穿了身宝蓝色的宫装,挽起高髻,娇好的眉眼间全是笑意。抬手对吕识虚扶了下,柔声道,“吕公公劳累。”抬眸看到吕薄云,又道,“本宫可否同吕大人说几句话。”

    吕识识趣的笑了,后退一步对两人做了个请的手势。

    吕薄云看着贵气逼人的妙夫人笑了,道,“半载未见,你却不似原来的你了。”

    妙夫人抬手扶了下发髻上的步摇,柔笑回道,“半载未见,哥哥还是原来的哥哥。”

    两人对视一笑,半年未见的生疏感一扫而光。

    妙夫人看了一眼站得远远的吕识后,对吕薄云直言道,“哥哥,我是听闻你进宫,特意来寻你的。”

    吕薄云扬眉,示意妙夫人说下去。

    “哥哥,外祖父年迈,你对被封为大将军有几分把握?”

    “这。”吕薄云语气略顿,回道,“这要看皇上的意思。”

    妙夫人轻抚自己的小腹,对吕薄云正色道,“哥哥,你要争取。只要你成了大将军,妹妹离关雎宫,就更近一步,到那时吕家……”

    如今后宫之中,只有她和晴修仪有孕,晴修仪的月份虽然比她的大,却不保证不会像水娘子那样,在六个月的时候胎死腹中。

    只要吕薄云当了大将军,她再诞下一位皇子,定可以问鼎后位。

    吕薄云看着妙夫人眼中闪过丝丝精光,在心底升起一丝叹息,这哪里还是他那个温婉善良的小妹。

    一个小宫女从院落外跑进来,站在妙夫人前福了福,低声道,“夫人,那是陶娘子……”

    妙夫人挑眉,轻声嘀咕了句,“穿着打扮越来越像昭月夫人了,本宫冷眼看去,还以为是她的禁足解了呢。”

    见吕薄云看她,妙夫人笑着道了句,“宫闱旧事,昭月夫人两年前放烟花烧了凤阳殿,被禁足到现在……”

    吕识从远处轻咳一声后缓步行来,对吕薄云躬身道,“吕大人,皇上喧您进去。”回过头,又对妙夫人笑道,“妙夫人,皇上怕是要过会子才会闲下来了。”

    妙夫人轻拍了下吕薄云的臂膀,轻语叮嘱道,“哥哥,本宫同你说的事,你莫要忘记了。”

    吕薄云对妙夫人后退一步,点头后随吕识进了清心殿。

    建宁五年十月十六,建宁帝在谢远行的提议下,封吕薄云为镇远大将军,统领边关三十万铁骑。

    建宁五年十月十八,镇远大将军吕薄云在朝堂之上接过帅印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向建宁帝递上了折子。

    折子上,镇远大将军将大月近二十年与大顺之间的关系做了论述。

    这二十年来,在最初的几年两国之间战乱,看似每次都是以大顺送公主前来和亲而告终,其实灭的是大月本国的威风。

    后来两国又通商,富足的粮食让大月国民在心里产生一种对强国的依赖。

    如今建宁帝派兵去攻打大顺,大月百姓皆是心中不安。

    民心不安,军心自是涣散。军心涣散,还要如何到阵前抗敌?

    吕薄云在折子上的话说得很是委婉,在折子的最后提出,要想阵前将士士气十足,要想出一个激励的法子。

    建宁帝看完折子,冷眼看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