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长”“短”奥义

    第15章 “长”“短”奥义 (第2/3页)

道,这都不懂?”

    萧战把手里的细枝条送给郑炳浩,道:“有时候根本就没有所谓的长短,他是人们制造出来的假象,迷惑对方的心理,造成判断上的错误。指挥官思维不能被局限,鬼子失败就是因为常态思维,只看了眼前的假象。”

    郑炳浩挠了挠头,道:“大哥,这太深奥了。”

    “这两根细枝送给你,你有时间好好想想。”萧战拍了下郑炳浩,道:“你将来会是一个很好的指挥官,不要局限常态思维,要思考非常态思维。”

    这时候赵广福走了过来,道:“可以回去了吧?城外的阵地可还没布置好。”

    萧战问道:“能确保万无一失吗?”

    赵广福道:“我们可是工兵。炸药事先就已经埋好了,拉个铁丝线多大的事。”

    萧战看了下时间,道:“那就执行第三套作战方案吧。”

    萧战带着一连、警卫排离开,赵广福带工兵返回兰封城,完成外围最后的部署。

    第一阶段,萧战已经达到初步的目的。

    一,空城不空,告诉敌人一支强悍的部队在兰封,让鬼子有所顾忌,甚至产生88师就在兰封的假象;

    二,提振士气。两次大胜足可以让部队士气到达高峰,印证萧战之前的话:我们足够强大!

    日军第2联队遇到是货真价实的88师,如果兰封外围的村子都向刚才那么打,还没攻到兰封第2联队就已经报销了。

    首战失利给石黑贞藏造成了不小的心理影响,他一直徘徊在“虚”与“实”的旋涡之中,从而导致了他在判断上产生了犹豫。这和刚才郑炳浩产生的心里犹豫是一个道理,战斗的“胜”与“败”就是在指挥官的一念之间。

    “轰!”“轰!”“……”

    就在鬼子前进的过程中,公路上发生了几声爆炸。前头的鬼子兵踩中地雷被炸的体无完肤,随即鬼子派出了工兵进行排雷作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