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入秦

    第二十八章:入秦 (第2/3页)

    “前朝何氏因在储君废立之事上得罪了桓帝,被贬为民,永不得为官,至今三十余载,这天早就变了,谁还愿做那下等之人?”欧阳节继续道。

    士农工商,商人为末。

    闻言,何宽那波澜不惊的脸上终于起了一丝涟漪,“当真如此了解我?”

    欧阳节摇摇头,“只是对陛下的行事风格略知一二罢了,在下回京后,一定当朝推举先生。”

    何宽抬眼望着他,扬起半边嘴角笑道:“陛下果真没看错人!”

    “其实何必如此大费周章,直接与我说便是。”他抬起酒盅饮了一口,兴许是醉意上来了,神色间有些无奈,语气颇为感慨,“左右不过是不信罢了,咱们这位陛下疑心太重。”

    赵欢需要何宽在此事中立功,也需要个见证,欧阳节便是最好的人选。

    “他是天子,我们是臣子。”

    欧阳节笑了笑,“我看你这吕不韦是当不了了。”

    赵欢疑心如此之重,也不是黄口小儿,如今羽翼日渐丰满,谁敢做他的“仲父”?

    “我也没有赵姬。”他亦笑道。

    “可惜可惜,在下家中无适龄的姑娘,不然定与贤兄结秦晋之好。”

    闻言,何宽朗声笑了起来,“社稷未稳,无心成家。”

    “冠冕堂皇。”

    语罢,二人齐声笑了起来,此时月已西斜,天边泛起了鱼肚白……

    ……

    先南怀王次子赵埙弑父篡位勾结叛贼刺杀钦差,被大司徒欧阳节押送回京,次日便被送往了廷尉处。尽管赵埙并不承认自己弑父篡位,但是在“确凿”的证据面前也无法辩驳,廷尉正张勉判其斩立决,家中成年男子秋后处斩,未满十四者流放西海,女眷贬为贱籍永不得改换。

    “此次平定南怀,大司徒功不可没,爱卿可想要什么赏赐?”墀台之上的赵欢笑着问道。

    欧阳节出列躬身行礼,“陛下,此次南怀平定,并非臣一己之功。”

    “哦?此话怎讲?”

    “臣在南阳时,险些被刺客杀害,幸得南阳何宽家臣所救才免遭于难,且赵埙逃亡时,亦是被何氏之人生擒。”

    “真有此事?”

    “臣不敢妄自居功,让陛下错失良才,已让人在殿外等候,望陛下宣见。”

    赵欢往身后的椅背上一靠,想了想道:“宣人进来吧。”

    “宣何宽觐见——”

    内官的声音一层一层地传了出去,不一会儿便见一位身着玄色衣袍的男子躬身走了进来,他进了正殿,立马跪在地上稽首大拜,“草民何宽,见过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左右文武面面相觑,此人声音之洪亮镇定,一点也不像初次面圣之人。

    “平身。”

    “谢陛下!”

    “大司徒说你曾救过他性命,又生擒赵埙,可有此事?”

    “确有其事。”

    “既然如此,你想要何赏赐?”

    “草民一介匹夫,能为陛下出一份微薄之力,已属万幸,不敢奢求赏赐。”

    “若是天下之人皆有汝之觉悟,方乃我大雍之幸事。”

    “草民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赵欢笑了笑,脸上的表情甚是玩味,他看向台下众人,“众卿以为如何?”

    众人都朝魏彰望去,魏彰脸上没什么表情。其实大家都看得懂,这何宽一旦入了朝,便就是皇帝身边的人了,且能生擒赵埙的人,绝对不会是什么省油的灯,甚至都猜得到这人就是赵欢的人,欧阳节当朝推荐只不过是与赵欢在众人面前演一出戏。魏彰不表态,其余淳于氏一党的人,也不敢轻易说话。一时间,朝堂之上雅雀无声。

    “陛下——”

    这时,不知谁忽然喊了一声,将众人吓了一跳,回身看去,正是尚书令陈益,只听他道:“臣以为,能得何先生此等良才为陛下分忧,实乃陛下之大幸,雍朝之大幸!”

    陈益这人,无甚能力,明帝时期因妹妹陈淑媛的缘故,方才进了尚书台,做些掌管宫中水火、盗贼之类的杂事。因机缘巧合,在牧场围猎的时候,为明帝挡了一匹狼的攻击,就从六曹尚书升为尚书左丞。后因陈淑媛受宠,他自己也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