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论元清

    第二十四章:论元清 (第2/3页)

表情,说着最体贴的话,而且居然莫名的让人心神安定。奇哉怪哉!

    明桑亦是如同莫颜兮一样,于是瞬间信心暴涨,畅所欲言起来。

    “元凌东部边境常年遭受鞑靼人的侵害,烧杀掠夺,屡试不爽,尽管我们兵强马壮,但是抵不过人家钻空子。依明桑薄见,有两种法子可行。”

    “鞑靼人常年生活在马背上,所以骑兵精锐是肯定的,而他们能够冒着性命之忧来我国地界儿抢夺东西,说明他们缺乏粮食,并且获取粮食的途径很少,若元凌愿意派使节前去,主动化干戈为玉帛,传播文化与耕种技巧,想必长年累月后,定然是互相安居乐业的生活。”

    唐明桑说完一则,停顿了一下,目光突然转冷,这才继续道:

    “至于这第二则,便是斩草除根!鞑靼敢常年如此,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元凌并没有派雄兵去搭理这件事,每事发之后,不过组织者老弱病残的衰兵前去安抚,若这个时候,我国愿意出其不意,召集军队出征,攻其不备,定然可以一统鞑靼,还能扩张本国的土地,一石二鸟,很划算了。”

    元怀笙很满意的点了点头,继续问道:

    “如若有惑乱朝纲者,又何如?”

    明桑低头沉思,朝纲之事,过于遥远,明桑并非世家子弟,没有受过熏陶,这题算是刁难了。

    一刻钟后,唐明桑似乎是有了想法,小声道:

    “古来圣贤皆留有笔墨,其中不乏提到惑乱朝纲之人,想来定是十分痛恨,不过…”

    说到此处,唐明桑看了一眼元怀笙,不敢深答。

    元怀笙笑道:“讲。”

    唐明桑这才继续道:“不过如何算是惑乱朝纲?孰是孰非,全凭别人定论,毁誉由人,皆是后人评说。数百年前,有一宰相心智聪慧,才能过人,深谋远虑岂非他人所能比!

    那人自任职以来,便主张变法改制,不过数年,国运昌盛,百姓安居乐业,如此功勋,理应万人歌之敬之,不过最后却得五马分尸的下场,不过几日,惑乱朝纲的言论便此起彼伏,流传与民间。其人无罪,一心一意皆是为大义,如此叫人心寒。”

    唐明桑字正腔圆,掷地有声的说着,众人皆是鸦雀无声,感叹明桑胆识过人,是非分明,输乃大才!

    元怀笙笑道:“商公确实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大才,其眼界之高,我等只能望其项背,不过,是非分明自有论断,当时权胄暴起,不惜毁灭一代枭雄,可如今,纵观所有,商公之徳,万民歌颂,君帝皆效仿,可见总有心明之人。”

    唐明桑恭恭敬敬的答:“九爷所言极是,所以,祸乱朝纲者,有黑有白,自当心如明镜,黑者自然从重处罚,不可放过,白者保其清名,宣扬传颂。”

    元怀笙挑了挑眉,笑问:“倘若有一人,即是一心为民的清官,又是混乱朝纲的佞臣,如何?”

    明桑哑然,不知从何作答,思虑再三终究无果。

    “明桑不才,不知如何言论,只是…这世上真有这样的人存在?”

    元怀笙抿了口香茗,这才淡定自若的回道:

    “自然,你们可知元凌前朝太傅元清,如何评断?”

    “恶名千里,蝇粪点玉之人,残害忠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