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众妙化香
第32章 众妙化香 (第2/3页)
这是大自然中普遍存在的气味,信灵香之类就处在这一层次,因多从草木之物而来,故又可称妙树香。
这种层次的香魄基本上都是现实中可以找到相应物质凭依,或者凡人也可以感知的存在,与鼻根闻嗅的功能息息相关。
“其二为意识香,或许又可称之为善德香,善德有馨,香自馥郁。”
李柃闻香天赋有奇特之处,他能闻到德之馨,美之韵。
这是一种心灵层面的映射和联想,也是人类与生俱来想象力的体现,已经开始步入唯心领域,超越五识,进入到第六识,意识的层面。
“其三为通感香,又称静气香,心正气静,香自流长。”
这是余韵流风,香感的后劲,同时亦是一种鼻根关联其他知觉器官的通感能力的体现。
通感又称移觉,是一种基于知觉器官和先导经验的神奇能力,能够察觉到天地五行和万物之味便已经处在了这个层次。
由于万物味杂,诸识交混,需要清心静气才能分辨明晰,所以又名静气香。
这时候李柃才明白,为何那些五行气息都有着各种各样似曾相识的气味,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联想所赋予的质感,也是香质具现的根本。
它本质上,是由五识交混配合第六识所生成。
“其四为意根香,又名见性香,见性明心,其香自现。”
凡夫俗子其实常有这种感受,一些气味可以让人联想起某些情绪和感觉,而不再仅仅只是画面或者事物。
它与第三层次感受是循序渐进的演变,只是更为深入。
这一层次超越六识,深入到了记忆与潜意识的即视现象,可以达到第七识意根的层次,涉及到的是末那我执之念。
李柃这时候才猛然醒悟,自己天生魂异,拥有着极其丰富的通感知觉和入微能力,只怕早已迈入这一层次的门槛。
只是平常精神蒙尘,不得显现,只有炼魂或者觉悟达到一定成就,才会真正凸显出来。
而在此之上,还有更深一层的阿赖耶识,关涉化香第五重境界。
“其五为空明香,又可称无垢香,无尘无垢,香之极境。”
这是《楞严经》中所描述,香严童子菩萨因观香非木、非空、非烟、非火,证得香严体空,去无所著,来无所从的空明无漏之境。
这或与炼神返虚,炼虚合道有异曲同工之妙。
至此,李柃已为自己这一自创神通搭建好了大体的框架,但目前实际能够做到的仅仅只是第一重,化出鼻根所闻的信灵香。
明确这一点,连他自己都不由得感慨:“修炼这一法门,同样极赖天赋啊。”
“但和利用五行炼气不同的是,这里首重感知天赋。”
“化香五重,实际上是感知力的层层递进,入微洞玄,渐至空明。”
“倘若没有足够敏锐的感知,连香魄的存在都察觉不到,就无法修此神通。”
“以我资质,只怕修成前四重都没有任何障碍,只需要循序渐进,靠着时间精力去积攒。”
……
道途可期,李柃心情大好,以致起床时都仍笑意盈盈。
九公主见状,不禁调侃道:“夫君做了什么美梦,笑得如此开心,不会是梦见哪家的小娘子吧?”
李柃拉过九公主香了一口,道:“我都已经有你,还要哪家小娘子?”
九公主吃吃笑道:“我才不信,母妃说过,男人从来都是吃着碗里望着锅里的。”
李柃道:“那可真是冤枉我了,我可不像老丈人那么豪横。”
九公主罕见的脸一黑,轻拧他腰肉,警告道:“你可千万不能学那个老不羞,又是养男宠又是众乐乐的,简直为老不尊!”
李柃哈哈笑道:“学不来学不来,我不是那等性情中人。”
温存好一阵,两人终于起来,洗漱用膳。
结果面对琳琅满目的美食,李柃竟莫名的反胃。
“怎么回事,我闻着这些食物,竟然就已经饱了?”
心念一动,感知入微,他才发现,眼前的诸多食物竟然飘散出了各种各样的香魄。
丝丝香魄汇聚成流,在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