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拜师斜月三星洞

    第六章 拜师斜月三星洞 (第3/3页)

认识春夏秋三季吧,咱都认识三千年了,就算你以前的记忆丢了不少,也不带这样的吧?

    第十五次,竹竿一个纵跃,“嗤嗤……”。

    竹竿摔倒在瀑布之后的泥土上,旁边是他湿漉漉的竹筐。

    是一个洞穴。石洞里明亮通彻,只见翠藓堆蓝,白云浮玉,光摇片片烟霞。再回看洞口两侧石壁,有先秦小篆刻字对联,左侧“花果山福地”,右侧“水帘洞洞天”。

    在这三个季度里,三人都被要求学习先秦小篆。细凤早有所涉猎,清秋靠领悟,竹竿好在记性不错,纯粹死记硬背。

    竹竿战战兢兢进入,心里疑惑,这里就是斜月三星洞?倒是真心漂亮。刮风降雨好藏身,电闪雷声全无俱,松竹奇花日日新。霎那间,几道金色长虹闪烁,最终汇聚而成一个俊逸非凡的男子。巍巍然有睥睨之气概。

    只见两根长长翎羽斜竖在紫金冠上,冠上镶金嵌玉呈帝王相,两根金丝带于下颚收束。再有锁子黄金宝甲熠熠生辉,好似人间琉璃瓦,精华流转尽显仙人相。脚下又踩藕丝步云履,上有祥云蒸腾,浮动不定。

    竹竿使劲眨眨眼,认出是那位金毛男子,刚准备跪拜,却发现自己动不了。

    金光消散。

    只余下竹竿与俊逸男子相对而立。

    男子开口,略带清冷,“你跟随他们兄妹二人,就没想过修大道,求长生?”

    竹竿尽量立正疲惫的双腿,诚心诚意,“回前辈。当然想,谁不想做神仙。可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能做多少菜,能挑多重的扁担。命里无时莫强求,我听小姐说过这些书上道理。”

    对于这个小厨子来讲,他最难能可贵的就是这样。可对修士来讲,这也是最要不得的。

    太过认命。

    当初武一询问他是否要修行,他摇头。一方面是提防汉子,以退为进,另一方面是他真的不认为自己有这天赋,有这福气。

    男子又开口,“你知道的,将来你需要陪那女娃子走远路。你这样,不觉得拖后腿?或者,干脆叫她一个人走?”

    小厨子不言语。

    男子接着说,“你认为自己每天忙东忙西,就是真的有事做了?还是这样能让你觉得自己,和另外二人,不至于差别太大?”

    小厨子低下头,看着自己的右腿。

    男子最后摇头道,“不应该这样的。不论是人是妖,都不应当如此‘随遇而安’。想要什么,就该去争上一争,不开口,真当别人是神仙知道你心中所想?那你知不知道,神仙都不愿意看你一眼,更别说窥心。你苛求自己的厨艺,是真的,借此逃避,也是真的。”

    小厨子身躯有些颤抖,地面愈发模糊。即便是跌落潭水十四次,都未曾如此。

    世间多少人都是这样。生怕自己并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辛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于是渐渐有了“避世”“离尘”心理。结果呢?是任由愤懑与羞愤日益助长怯懦的自尊心。或许人生最可悲的就是,明明庸庸碌碌却又不甘庸庸碌碌的一生。

    生活拒绝的不是平凡,而是平庸。

    在这个水帘洞洞天内,一位高高在上的金甲男子,俯视一位普普通通的男孩儿。

    不久,这个仿佛定格的场景变化。金甲男子敛去燕翎穿金甲的光晕,端坐于石椅。跛脚男孩儿左膝跪服头点地。

    “师父在上,受弟子张扬三拜!”,铿锵有力的磕头声回转不绝,经久不息。

    “起身。以后,就不准向别人跪了。”

    立刻,洞穴里叽叽喳喳,一众猴子蹦跳而出。围绕张扬欢呼。

    张扬仿佛还在梦里,对身边的种种狐疑不定。心里第一个想法竟然是,要不要打扫了?高坐在上的猴王难得面露笑意。

    打扫个屁!

    心如明镜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