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回 婉拒良缘

    第九十六回 婉拒良缘 (第2/3页)

    沈灵珊将韩明拉到方浩玲身边,指着方浩玲说道“舅舅,这位就是方伯伯的二妹,方浩玲姑娘。方姑姑,这是我舅舅。”

    韩明抱拳说道:“方姑娘,幸会。”

    方浩玲站起来,朝韩明衽敛一礼,大方地说道:“方浩玲见过舅老爷。”

    相互客套后,大家依次就座。因沈灵珊离家几月刚刚回来,又有客人在座,一家人边吃边说,甚是热闹。

    “珊儿,这几个月你到什么地方去了?”韩明问出大家都想知道的问题。

    “说来话长,我长话短说吧。”沈灵珊喝了口汤,将当日的前后经过简要地述说了一遍,最后说道:“这段日子让你们操心了,对不起!”

    “回来了就好。再说不是你的错,你别自责。”韩梅生怕女儿委屈,忙宽慰道。

    韩明想到在他的治下竟发生白日调戏女子的事情,他不能不管,便向沈灵珊问道:“珊儿,那些被你制服的小流氓你还认识吗?”

    “知道他们的头儿。”

    “谁?”

    “赵四。”

    “赵四?”韩明与方浩玲几乎异口同声。

    听到方浩玲失口惊问,韩明颇感诧异:初来乍到的,她也知道赵四?

    心下疑虑,不免朝方浩玲多望了几眼。

    沈灵珊“噗哧”一笑,故意说道:“舅舅,您没见过大美女吗?为何总是偷偷瞧着方姑姑?”

    此言一出,不仅韩明大窘,方浩玲更是羞得满面通红。

    韩明吭吭哧哧地说道:“哪里?我只是觉得在哪里见过方姑娘,所以……所以……”

    沈灵珊抿嘴一笑,有意提醒道:“方姑姑还是初次来武昌,您在哪里见过?难道是在……衙门?”

    “对,对呀,就是在江夏县衙,我们还说过话来着。”韩明完全记起来了,她就是那个公子。

    “在县衙见过还说过话?”方浩玲初时一愣,突然认出这不就是那个知府大人吗?赶快离座重施一礼,说道:“民女见过知府大人。在县衙多有唐突,请大人海涵。”

    “哎哟,使不得。”韩明忙不迭地站起身,一边还礼一边说道:“在家里哪有民女、知府?方姑娘不嫌弃的话,请叫我韩大哥就好。”

    “是呀,妹妹,你我两家这样的渊源,就像一家人,说什么民女、知府的,别太生分了。快请坐下!”韩梅起身将方浩玲扶回座位。

    方浩玲不意高坐公堂的知府大人,此时竟与自己同坐一桌,共进晚餐,不免有些拘泥。沈灵珊伶俐过人,哪里看不出来?便设法缓和气氛。

    “舅舅,后来那几人您是如何处置的?”这是方浩玲想问的问题。

    “阎鹤是公门中人,造意讹财,知法犯法,罪加一等,逐出县衙,杖一百,徒一年,流三千里;知县吴维治下不力,罚俸半年;箫子建帮人伪造文书,除追回非法所得之外,罚银十两。”

    方浩玲侧身对沈灵珊耳语道:“这么重啊?”

    “自作自受。”沈灵珊接着问道:“那赵友德呢?”

    “打了十杖,放他回家了。”

    “这等恶人,岂非太便宜他了?”沈灵珊不平地说道。

    “那么大年纪,十杖也够他受的了。何况讹人未遂,就算给他一次教训吧。”

    “您别忘了他的儿子赵四,那可是个流氓无赖哩。”沈灵珊提醒舅舅。

    韩明一笑,说道:“正是怕那小子暗中又去欺负人家女孩,就记了赵友德五十杖在案,如今后不严加管教,发现他有不端之处,不仅要从严惩处,还要追加责打五十杖。”

    “舅舅,您这招高明。将板子举到他的头上,不知什么时候打下来,那赵友德岂非时时刻刻胆战心惊?”沈灵珊高兴地说道。

    韩明掏出手绢,递给沈灵珊,笑道:“让一个小姑娘送方小手帕,便将堂堂知府唤到县衙升堂问案,我家珊儿也高明啊!”

    韩梅啐道:“你们舅甥俩就互相吹捧吧,也不怕浩玲姑娘见笑?”

    “才不会哩,是吧?方姑姑。”沈灵珊看了一眼方浩玲,见她正偷偷瞟着韩明,心中暗喜,故意说道:“那吴知县将一张借据问得一塌糊涂,舅舅一下就看出了破绽,这不算高明?”

    韩梅心下高兴,明面却“哼”了一声,说道:“人家兴家立业,一样不少。你舅舅呀,至今不知‘家’在何处,一点心思全用在这个‘业’上,再没点心得对得起谁?”

    陈文祺怕舅舅难堪,连忙说道:“娘,舅舅他这样,还不是为了您?您可别怪舅舅啊。”

    韩梅瞪了儿子一眼,说道:“话虽如此,现在情势不一样了,他还不是无动于衷?我说明儿啊,今年不算,就以明年一年为期……”

    话没说完,韩明放下碗筷,站起来笑道:“我说姐,怎么说着说着说到弟弟我的头上了?你们慢慢用,衙门里还有事,我先告辞。”说完对方浩玲抱一抱拳,逃一般地离去。

    沈灵珊莞尔一笑,说道:“娘,您总说这事,舅舅以后都不敢回家了。”

    韩梅白了沈灵珊一眼,笑嗔道:“你舅舅是怕娘伤心,哪像你?没心没肺的。”

    沈灵珊见方浩玲放下碗筷,顺势说道:“哎呀娘,您刚刚把舅舅骂走,又来骂女儿了。得,得,惹不起您躲得起您。”她站起身,指着陈文祺说道:“这里还有一个,您继续骂。方姑姑,我们回房。”

    “噗哧”一声,方浩玲被她逗得大乐。

    韩梅见沈灵珊逐渐恢复了平日神态,心里高兴,徉怒道:“这丫头,消遣起为娘来了。”

    说着,起身将方浩玲送出门。

    沈灵珊去而复返,将陈文祺拉到一旁,低声说道:“哥,你不觉得舅舅和方姑姑两人很合适吗?你探探舅舅和爹娘的口气,赶快来告诉我。”

    陈文祺眼睛一亮,拍着头说道:“是啊,我怎没有想到?好,你等着。”

    沈灵珊向爹娘留下个妩媚的笑脸,匆匆出了堂屋后面的小门。

    “沈姑娘,大家还没有离席,这样走不太好吧?”方浩玲见沈灵珊出来,不安地问道。

    “方姑姑,您是客人啊。您不离席,大家都要陪着,岂非要坐到天明?”沈灵珊夸张地说道:“而且,我们回去早点歇息,明天好早点出门啊。”

    “早点出门?哪里去?”

    “黄鹤楼啊。今天没去成,明天我们继续。”

    两人回到房里,蕊珠端来热水,服侍两人盥洗完毕,又为她们泡了一盅香茶,沈灵珊有事要对方浩玲说,打发蕊珠先去睡了。

    方浩玲抿了一口茶,对沈灵珊说道:“沈姑娘,多谢你的好意,明天我打算回去,黄鹤楼就不逛了。”

    沈灵珊圆瞪着杏眼,惊问道:“方姑姑,是不是我说错什么了?或者是我爹娘怠慢了您?您怎么突然要走?”

    “看你,说哪里去了?”方浩玲拉过她的手,亲昵地拍了拍,说道:“来时不是说好了吗,把你送到家我就回去,我还多待了一晚呀。”

    “方姑姑,您来省城一趟,什么地方都没陪您去,那多不好意思?”沈灵珊不免有些歉疚。

    “怎么没去?不是去县衙听了堂审的吗?这可是让姑姑开了眼界啊。”

    “那叫什么眼界啊?武昌城那么多好玩的地方都没去。”沈灵珊遗憾地说。

    “好玩的地方到处有,可听官府问案姑姑这是平生头一回,不仅开了眼界,而且受益匪浅哩。”

    “您受什么益啊?”沈灵珊不经意地问道。

    方浩玲认真地说道:“以前吧,我们住在深山之中,从未与官府接触。自那莫仁兴出现以后,以为官府里都是一些不学无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