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十五章 信吏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一卷 第十五章 信吏 (第1/3页)

    这个时代的上政下达实际上是蛮古怪的,首先皇帝下旨不会下的很明白,其次各地长官处于自己办事结果上的考虑也不会对皇帝的旨意有过分严苛细致的解读,总之一句话,那就是皇帝的旨意到了地方,往往就变成了另外一种意思。

    譬如,皇帝全国范围内寻找曹植,提供线索者赏千钱至十万钱。经过各个驿馆到达郡县乡亭之后马上就变成了另外一种味道,甚至偏远地方更出现了捉拿曹植赏钱十万的悬赏通告,叫人哭笑不得。

    至于为什么旨意下达地方如此之快,那就不得不说一下汉代的邮传制度,光武帝建都洛阳以后,洛阳邮驿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其机构设置统称为“邮驿”,向下细分为邮、亭、驿或者传。具体划分为五里设一邮,十里设一亭,三十里设一驿(传)。其中驿或者传的区别无非就是载体形式的差别,驿为马,传为车而已。

    自洛阳往西出函谷关,经弘农郡入河水(今黄河),由东向西二百里出风陵渡,这一段路途,眼前的两个信吏行了足足半月。

    他们本是屯驻雍州安定郡高平县护匈奴中郎将张修的信吏,因张修杀了匈奴单于呼征,立羌渠为单于,特向洛阳禀报军情的。

    时大汉国力强盛,匈奴的实力也不比鲜卑,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匈奴都是以一种徒附的形式依附汉朝,不但要定时纳贡,还要在大汉与鲜卑偶有摩擦的时候充当大汉军队中的一部分,所以说匈奴单于名义上是匈奴的天子,到不如说是大汉用于控制匈奴各部落的傀儡皇帝来的更加贴切。

    所有的大汉子民都是这么认为的,护匈奴中郎将张修自然也不例外。

    光和元年(公元178年)也就去年,单于呼征即位。如果说匈奴有自己的史料记传,那么这个呼征兴许算是个民族英雄。这家伙刚一即位,立刻就变了一个模样。

    时汉征鲜卑大败,夏育三人被贬为庶人,不光是震动朝野,更是声动塞外。面对鲜卑的军事失利虽然并未动及汉朝边防实力根本,但是却实实在在削弱了汉朝于各小族部落的实际统治力,譬如羌胡地区的匈奴,乌桓等。

    而这些杂胡中的匈奴,又恰好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变更了实际领导人,呼征。

    呼征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上台的第一件事便是减贡。所谓减贡,不过是减少纳贡,张修不是不讲理的人,加上匈奴国小力弱,减贡就减贡了,也就少个几十匹马,也并非什么正经大事儿。

    可是让张修不能忍的是,单于呼征的军事立场和态度。

    时鲜卑分为东、中、西三部,其中东部鲜卑最强,中部鲜卑次之,西部鲜卑最弱,而与雍州紧密相连的便是西部鲜卑,然而西部鲜卑虽弱但是依旧保持着对羌胡匈奴乃至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