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十六章 往事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一卷 第十六章 往事 (第1/3页)

    入秋的洛阳昼短夜长,天还未大亮,刘辩便出宫了,这已经是鸿都石碑建成以来刘辩的第七次出宫了。目的地也很明确,正是洛阳鸿都门处的鸿都。起初还是大小黄门加上虎贲甲士多达三百人的出行队伍,可刘辩一觉累赘,二则是因为这鸿都所在实在又太近,故而大大降低了人数,便只一百虎贲军随行。

    皇帝全国下旨寻找《洛神赋》填赋之人曹植数月无果,最终还是让蔡邕将这篇精彩绝伦,完全可以流传百世的美赋抄刻在了洛阳主碑之上,而一经抄刻,便是正式宣布,鸿都文宗永远缺位了。一定程度上,倒也算是对的起曹操那还未出生的儿子曹植曹子建了。

    不得不说,杨谷自诩小人物,但正是这个小人物的这番操作,愣是将洛阳城里的好几方势力的大人物搅扰的很不安宁。

    而且这种搅扰后的结果,竟然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连锁反应。恰恰又碰到了连日秋雨,洛水现白龙的神异现象。自然又牵扯到了皇帝立储的争辩之上。

    这《洛神赋》一经问世,刘辩便几次三番亲临鸿都,一待就是一天,这直接引起了士人集团的强烈不满。堂堂皇子未尝开蒙,便亲重鸿都之学,不论儒学经传,于士人而言这是万万不该有的行为。更有甚者竟直接上奏表示:“皇子行为轻佻,有失国本,不可为人君。”算是直接公开抵制刘辩进位太子了。

    当然鸿都才子们于刘辩的所作所为自然是喜闻乐见的,其中上位中枢的一些鸿都尚书,鸿都侍中也上奏表示:“皇子幼而好学,才思敏捷,当国之重器。”所要表达的意思实际上也是挺赤裸裸的,无外乎支持刘辩进位太子。

    毫无疑问,皇帝又一次站在了士人这边,虽说刘辩并不在意这太子的进与不进,毕竟再有个四五年,这大汉便要乱七八糟,支离破碎了,他还真就懒得替他这现世老爹来收拾这么一大盘烂摊子,但是到底是对这个老爹的选择和态度有点无语的,怎么招就不能肯定自己一次吗?自个儿才四岁不到,便能主动跑到鸿都来自我学习,且不论学啥,但是就此一点,天下间哪个小娃娃做的到?

    若要说有,呸,根本就没有!

    当然啦,若不是因为鸿都碑林主碑上的《洛神赋》,刘辩倒也是真不愿意来的。后世的他通读的精美诗赋何其多?这所谓的七十二才子的诗赋是真的入不了他的眼的,虽说自己写不出来,但是不代表自己的欣赏水平不行啊。

    与刘辩一样,喜欢到碑林发呆的还有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