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十九章 鼎立

    第一卷 第十九章 鼎立 (第2/3页)

显朝着士人方面有所靠拢,故而行此之举,曹节自然不能放过这个绝佳机会,数月间就完成了尚书台六曹各主官尚书及所属郎官、令史的人员清洗。一时之间,整个尚书台尽为亲宦势力,公卿议事奏章皆不得近皇帝身侧。

    光和三年(公元180年)的后半年,对于士人们来说,是极其黑暗的几个月,吴匡刺杀曹节是一个导火索,然而一击不中,导致曹节借皇权猛然反噬,把持中枢,皇帝刘宏干脆放任不管,不理朝政,终日沉醉西园,过上了极其奢靡的放荡生活。

    也因为吴匡之死,何氏一族内部也发生了微妙的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何皇后、越骑校尉何苗为主的亲宦势力,与以侍中何进为主的诛宦势力的全面对峙。而一边是母亲和小舅舅,一边是大舅舅,这样的对峙,无意会以控制刘辩或者说倚仗刘辩的方式进行展开。

    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历时五年,大汉帝国终于迎来了除刘辩以外的另一个皇子,刘协。

    刘协的出生从现实的角度来讲其实颇为坎坷,自王甫以罪人的身份死了之后,王美人于后宫当中相当于完全失去了宦官的支持,加上何皇后性格乖戾善妒,王美人又素来畏惧,竟是在发现怀有子嗣后大服堕胎药,以求失了胎儿,保全性命。

    只是不想刘协的生命力却是异常顽强,王美人大量的药物服用不仅没有对他产生丝毫影响,反而使其愈发健康成长,直至胎儿成型,皇帝刘宏知悉,格外照看,何贵人终是失去了机会,无法施展手段谋害皇子了。

    刘辩对于刘协的顺利出生,从心态上来讲是挺矛盾的。

    刘协的出生意味着未来皇帝的合法继承者一定有两个,那么后续万一董卓又入洛了,按照历史进程,无论是自己还是刘协,总有一个会被当成其立威对象废掉或者杀掉,要是那个被杀对象是刘辩自己,他当然是不愿意的,自己从出生的那一刻起的所有努力就是为了在这个乱世活下去,而活下去的第一难关就是不被董卓杀掉。努力了十四年,然后重蹈覆辙,这实在是太残酷了。

    可如果那个被杀对象是刘协呢?刘辩到底还是难以接受。毕竟他才是后世堂堂正正的汉献帝,在刘辩看来,这个可怜的小孩是真的太无辜了。

    既然事已发生,那么要防止自己十四岁死掉,亦或是防止刘协成了自己的替罪羊,最根本的方式只有一个,就是防止董卓入洛,或者说,直接在董卓入洛之前杀掉他,可是现在董卓到底是在哪个角落刘辩却是一无所知。既然如此,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走从前的小皇帝们的老路,扶植外戚。

    对于刘辩来说,外戚只有两个人,一个是何进,一个是何苗。

    要从这两个人中去做选择,刘辩自然毫无疑问的会选择何进,而刘辩的选择,亦代表了史子眇的选择,这么一来何皇后和何苗对于刘辩的争夺或者是攀附,实际上就失去了天然优势,宦官集团的根本实力亦会发生动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