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佛头青(1)

    第二回 佛头青(1) (第2/3页)

先锋,对内则如狼牧羊,对老百姓横征暴敛。为了敛财,他甚至将宋朝皇帝的陵墓都给刨了,将宋陵的金银珠宝洗劫一空。

    然而刘豫在位八年,为讨金人欢心,屡屡兴兵“南征”,却屡战屡败。到了后来,金廷女真贵族统治者内部生了分歧,支持刘豫的一方落了下风,刘豫终被“上国”大金以其“治国无状”且“无尺寸功”而废黜。几经流徙,刘豫直至金皇统六年(1146年),方以七十四岁的高龄,死于流放之地。

    听唐滞这么一说,叶萍飘大声道:“刘豫自称‘儿皇帝’,助纣为虐,怙恶不悛,对中原的百姓剜坟掘墓,敲骨吸髓,其与禽兽,又有何异?”

    唐滞冷眼斜睨,说道:“叶掌门好大的忘性!为劝刘逆弃暗投明,归附我朝,刘氏伪朝的官员家属留滞我大宋境内,可谓多矣,朝廷始终以礼待之,这也不过十几年的光景。伪齐既与禽兽无异,朝廷何故反而以礼待之?再者,金人既为禽兽,非我族类,绍兴十一年,我圣朝又何以向金贼俯首称臣?”叶萍飘等人尽皆默然。

    唐滞眼中杀气一闪,森然道:“什么叫恃强凌弱?什么又叫何罪之有?这世上本无是非,不过是强弱有别罢了!强者当前,弱便是罪过,便是‘非’。正所谓强存弱亡、胜王败寇,自古皆然,杀了便是杀了,杀人哪里需要讲那么多的道理?”说罢他踏步上前,来到石桌旁,微一停顿,回过头来,向着沈重道:“‘佛头青,佛头青,阎王摸着也心惊。’我唐门的宝物,不知入不入得沈神医的法眼,还请不吝赐教!”

    唐滞不再理会三人,转过头去,右手轻轻捏住银针针尾,端视片刻,举起银针,缓缓向那农家少年面部的听宫穴扎去。

    沈泠衫失声惊叫,不由自主地用手捂住了自己的双眸。

    千钧一发之际,却发生了令人匪夷所思的一幕!

    就在那银针针尖距那农家少年长不盈尺,一直昏迷不醒的农家少年忽然双眼一睁,身子犹如安装了簧片一般,遽然坐起,紧接着他左手手掌横向一切,正中唐滞虎口,白毫银针瞬间震落,他动作极快,右手拇指和食指在空中夹住了针尾,右臂向上轻巧地一扬,银针针尖在唐滞的面颊上划出一道细细的伤痕。

    这几下兔起鹘落,农家少年挺身、切掌、夹针、上挑,几个动作如电光石火一般,又委实出人意料,待到唐滞有所反应,血珠隐隐从面颊地伤处沁出,然后他嗅到的死亡的气息。

    当紧捂双眸的沈泠衫挪开手掌时,忍不住使劲地揉着自己的眼睛,眼前的场景令她目瞪口呆,实难相信:一直昏迷不醒的农家乡下少年身形端凝,仿佛瞬间变了一个人,一双朗目紧紧地盯视着身前的唐滞,哪里还有半点乡下少年的懵懂?而唐滞苍白的面颊,霎时隐隐现出一层淡淡的青气,本来如针芒般锐利的眼神,变得空洞起来,表情僵硬,嘴巴微张,惊愕声都尚未来得及发出,整个人就似被瞬间冰冻住了一般,僵立不动。

    这匪夷所思的一幕,让庭院中的每个人都呆立于地,瞠目结舌。沈重和叶萍飘一颗心怦怦直跳,均想:“这少年人是谁?名动江湖的唐滞,今日竟栽在这样一位无名之辈的手中?”

    那农家少年忽地展颜一笑,说道:“不错,杀人哪里需要那么多的道理?”

    庭院中唐滞脸上的青气渐渐消退,但身体僵硬如铁,兀自屹立不倒。沈重心下骇然:“唐门顶级毒药果真名不虚传,只那针尖的微末剧毒,顷刻之间就要了唐滞的性命。难怪唐滞即使戴了麂皮手套防护,动作也十分小心。”

    众人目瞪口张之际,唐泞猛然间回过心神,他本就站在唐滞的身侧,右手一探,已从唐滞腰间的鞶囊中取出一圆形物什来。那物长约七寸,前宽后窄,通体黝黑,正是唐门顶级的暗器“星流雷动”,他一按机栝,数十点寒星夹带着尖锐的破空之声,如暴雨般从“星流雷动”前方端口激射而出。

    农家少年大叫:“小心!”他反应极快,左掌向外一翻,一股强劲的掌风迎面拍出,登时将打向他的数点寒星震落。叶萍飘凌空跃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